國際勞工組織(ILO)統計了66個國家的勞動力工作時長。在2022年的統計中,勞動時間最長的國家是印度,剔除午休及用餐等非工作用時之后,印度勞動力的每周平均工作時間為47小時,按照5個工作日來計算,每天的工時為9.4小時。
相比之下,日本、韓國這兩個所謂的東亞“內卷國”便相形見絀了,周平均工作時長分別為36.8、39.2小時,差不多每周要比印度少工作一天。而美國、英國(2021年)、德國、法國的勞動力周平均工作時長分別為36.5、35.5、34.2、31小時,相比日、韓的工作強度進一步降低。
最勤勞的國家
我國并不在這份統計名單上,但根據統計局公布的數據,截至今年8月份,我國企業就業人員的周平均工作時長為48.7小時,比印度還要高出1.7小時,相比日、韓約每周多工作一天,相比德、法約每周多工作兩天。即便如此,這一統計可能還是低估了我國勞動群體的勞動時長。
一方面,用人單位,特別是勞動密集型單位有少報用工時長的傾向和動機。另一方面,每天朝九晚五的住戶單位容易在抽樣調查中被覆蓋,而靈活就業群體和流動人口在統計中的覆蓋程度就沒有那么充分了,但他們的工作時長卻更長。比如在快遞員、網約車、建筑工等靈活就業領域中,約70%的群體每周工作時長超過50小時,而超過半數的平臺接單人員每周工作時間超過60小時。
此外,根據OECD統計,經合組織的38個國家中每周平均勞動時長的是墨西哥,約為41小時。因此,從現有的關于勞動時長的統計來看,我國或許已經是全球勞動時長最長的國家了,甚至可能沒有之一。
內卷可能是條“迷途”
從積極的視角看,勞動時長證明了我國居民部門的勤勞,他們沒有“躺平”,而是切切實實的“卷了起來”,這也是當前中國經濟的韌性之所在。在遭遇了三年的巨大沖擊之后,中國經濟還可以實現4%以上增速的工業生產,還可以保持8%以上增速的服務業生產,這離不開居民部門的努力,是他們在不斷增加產品與服務供給。
但若換一個角度來看,內卷可能是一條通往經濟失衡的“迷途”。
宏觀經濟增長的降速,投資與基建效率的下降,或者融資需求的低迷,并不容易被普通住戶部門所察覺,但勞動強度的加大、勞動時長的延長卻是直觀而真切的,也是引發居民預期下行的重要因素。它會讓一個家庭預期到,只有更加努力才能維持在原有的生活軌跡上。但爭取更加成功的努力,與避免就此失敗的努力之間,卻有著根本性的區別。
為了避免失敗而努力,一方面會使得家庭部門風險偏好降低,節衣縮食以備不時之需,一方面會促使勞動群體在勞動時間與勞動強度層面增加投入,這些在微觀層面的合理舉動,在宏觀層面加總之后,卻形成了后端的消費需求不足與前端的生產要素過剩之間的失衡。
這種失衡已經體現在多個方面:在居民每周平均勞動時長相比2019年增加了2個多小時的同時,可支配收入的增長趨勢卻在下降;在勞動時長趨勢線向上傾斜的同時,消費品零售額的增速卻在下降;在工業產值以及服務業營收增加的同時,工業消費品的銷售率以及服務行業的利潤率卻在下降。在2022年,以生產法核算的GDP要比以支出法核算的GDP高出5190億元。
從內卷的含義來看,它描述的是一種微觀層面競爭劇烈程度大幅提升,卻并未帶來宏觀層面收益相應增加的現象。因此內卷自身就是一種合成謬誤,它并不能保證任何改善性的結果。如此觀之,當前的勞動力投入和勞動力市場或許正處在這樣一條迷途之上。
內卷的盡頭是躺平
對于一個處于趕超狀態與儲蓄過剩的經濟體來說,居民部門的勤勞并不算得上是一件壞事,至少可以把儲蓄源源不斷的轉變為生產性投資,并依靠外需和投資拉動經濟。但內卷之下的多余的辛勞,卻既不是實現經濟增長的手段,更不是實現社會發展的目標。
從內卷走到躺平并不需要太大的跳躍,付出與回報的不對等并不能長久持續,為了避免失敗而努力也并不能長期堅持,接受失敗、就此躺平似乎是一個更容易的選項。
1990年日本陷入衰退之后,居民部門起初節衣縮食,努力削減債務,多多少少還抱有回到從前的希望,即便面對房地產與股市泡沫破裂帶來失業率上升,1991年至1997年初之間日本勞動力的工作時長保持了穩定,并且勞動參與率也在上升,這段時期可以粗略的視之為一段內卷的時期。
但內卷也并沒有阻止日本經濟的衰退,在1997年之后,日本勞動力的工作時間和勞動參與率開始持續下降,在蕭條氣氛中成長的年輕人日益變得“低欲望”,不愿意再面對競爭,再沒有了十多年前“日本第一”那股精氣神。2008年全球經濟危機再次沖擊了日本經濟,當年日本的人口增長率也轉為負增長,1990年出生的日本人也開始逐步進入社會,這一代人低欲望、怕競爭、晚結婚、不生子,被稱為“平成廢宅”。
當然,這一切并未妨礙日本依舊是一個具有競爭力的發達經濟體,但這段過程在經濟歷史當中難免令人唏噓。
以鄰為鏡,應當不斷審視與追問,當前我國社會中的內卷現象最終會走向何處?假定也會發生從內卷到躺平的轉變,相比日本我國是否能處在一個更有利的位置上?如今在年輕群體中出現的緩就業、晚結婚、少生子現象會否形成“傳染”,又該如何應對?這些問題還沒有明確的答案,但一切仍在演進中。(財富中文網)
作者張林為財富中文網專欄作家,評級機構研究員。
本內容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財富中文網立場,亦不代表供職機構觀點。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編輯:王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