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曾寄予厚望的XR項目,突然但不令人意外地退場了。
2月16日下午,有消息稱,騰訊宣布部分解散XR(擴展現實)團隊。該團隊300余名員工將獲得兩個月緩沖期,尋找內部活水或外部機會。
對于上述消息,騰訊方面回應稱,騰訊游戲XR業務將變更硬件發展路徑,相關業務團隊進行調整。接近騰訊人士透露,此次調整主要基于行業原因,騰訊并未放棄探索XR,仍會考慮其他發展方向。
盡管騰訊否認了解散的說法,但“硬件發展路徑”恰恰曾是騰訊切入元宇宙賽道的核心。如今,這一關鍵方向變更,也意味著將暫停人員、技術和資本的大量投入。此時距離XR業務線成立,不到8個月。
2022年6月20日,騰訊發布內部郵件,宣布在IEG(互動娛樂事業群)下成立XR業務線,負責XR業務戰略規劃和執行落地。這一動作被外界視為騰訊高調進軍元宇宙的信號。
據了解,騰訊XR業務線在2022年年初于內部活水招聘開啟,聲稱將打造一流的硬科技團隊,覆蓋內容生態、運營和技術研發三大方向,布局全鏈路的XR生態。幾乎在同一時期,亦傳出騰訊計劃收購游戲手機廠商黑鯊科技的消息。
騰訊之前的業務布局鮮少涉及硬件。盡管黑鯊在VR算法和技術方面有所欠缺,但如果將黑鯊收入麾下,由騰訊提供內容,黑鯊提供硬件入口,這似乎是以游戲內容見長的騰訊,擁抱元宇宙領域的最好選擇。
但2022年5月,黑鯊科技CEO羅語周否認了這一交易。2022年10月起,黑鯊科技VR項目大幅裁員的消息持續發酵,這筆并未得到雙方承認的收購計劃,未具雛形便宣告中止。連同靈魂人物沈黎于2022年11月離職的消息一道,成了騰訊XR項目謝幕的前奏。
從這番變局中,也透視出騰訊內部對是否做硬件以及整個XR項目的決策,或許存在不小的分歧。
在XR業務線宣布成立之初,該部門總負責人、騰訊高級副總裁馬曉軼將其定位為“軟硬件一體”。他表示,希望抓住未來4至5年的機會,在軟件、內容、系統、工具SDK、硬件等各環節積極嘗試,“打造行業標桿的VR產品與體驗。”
據悉在XR部門內部,除了實際操盤手沈黎具有硬件經驗,幾乎沒有完整硬件背景的員工。該部門從啟動到調整至今,在騰訊所描繪的愿景之下,無論是產品研發方向還是落地的具體應用場景,均缺乏明確統一的路線。
這一愿景最初的推動者馬化騰,似乎也正在變得更加切實。
2020年12月,馬化騰在騰訊的內部刊物中,首次提出“全真互聯網”的概念,將其稱為互聯網的“下一個機會”。馬化騰表示,“從實時通信到音視頻等一系列基礎技術已經準備好,計算能力快速提升,推動信息接觸、人機交互的模式發生更豐富的變化。這是一個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它意味著線上線下的一體化,實體和電子方式的融合。”對于當時在中國尚處萌芽期的元宇宙概念,這樣的觀念頗具前瞻性。
兩年之后,降本增效成了騰訊仍將于未來一段時期延續的主旋律。2022年12月,馬化騰在內部講話中一改以往的溫和風格,直言不諱:留給某些業務的時間不多了。
在集團整體增速放緩、裁減非盈利項目的壓力下,騰訊游戲在交出第一大收入來源的寶座后,日子也不好過——版號收緊、缺乏爆款、在激烈的競爭中吸金能力減弱。
XR業務原本應是騰訊游戲實現破局的入口之一,但帶來可預期的回報絕非一朝一夕之功。
2022年4月,馬曉軼在談到元宇宙的前景時稱,他對元宇宙短期2-3年內的變化,仍然抱以悲觀態度,盡管現在很多技術都尋找到了突破,但都是專用向的摸索,距離元宇宙本身所暢想的概念,還有相當的技術、商業距離。不過,對元宇宙長線的10年發展前景,他有更強的信心。
如果說嚴重燒錢、缺乏盈利前景等問題會影響騰訊投入的信心,VR行業已趨白熱化的競爭格局,將進一步拉長騰訊獲得回報的時間線。正如虛擬現實軟件公司VRdirect首席執行官羅爾夫·伊倫伯格所說,“這個領域將會擠滿競爭對手。”
而元宇宙概念正在肉眼可見地退潮,留給大廠們在這一賽道的抉擇,可能沒有十年之久。
2021年9月,字節以90億元高價攔路騰訊收購PICO,成為迄今為止中國VR行業最大的一筆收購。近日,已在國內VR市場份額中占據頭把交椅的PICO,也傳出了裁員消息。PICO方面回應稱,確實進行了一輪組織優化,此次僅針對部分業務做了調整,且屬于正常的組織架構調整,業務運行不會受到影響。
根據第三方市場調研機構IDC的調查數據,2021年,Meta 的Oculus Quest占據了90%的VR頭顯市場份額。到2022年第三季度,Meta的市場份額已降至約75%。同期,PICO的市場份額增長了兩倍多,達到15%左右。
PICO 4于去年10月發布,PICO所屬公司并未披露2022年度的銷售數據,但有業內人士稱,每賣出一臺PICO 4,虧損達四位數,獲客成本高昂。在二手平臺涌現的轉賣和折價現象,也反映該產品對消費者的吸引力或許不及預期。
另一家All in元宇宙的巨頭,在燒錢之下也終于做出了妥協。
根據Meta在2月2日發布的2022年第四季度財報,包括AR(增強現實)和VR(虛擬現實)相關硬件、軟件和內容在內,四季度元宇宙相關業務“現實實驗室”(Reality Labs)營業收入7.27億美元,同比下降17.1%,該業務四季度營業虧損42.8億美元,虧損同比擴大29.5%。Reality Labs在2022年虧損達137億美元,高于2021年的102億美元。
發布財報的同時,Meta將2023年度費用和資本支出指引分別超預期下調50億和40億美元,被視為減少在元宇宙上“燒錢”。此前,Meta已宣布將裁員1.1萬人并暫時凍結招聘。首席執行官馬克·扎克伯格亦在財報電話會上宣布,2023年將是Meta的“效率年”。
但上述調整并不意味著扎克伯格的元宇宙之路已走向正軌。一名員工向英國《金融時報》表示:“說實話,如今的局面仍然很混亂。效率年以一群人拿錢不做事而拉開序幕。”截至去年年底,Meta旗下VR社交平臺Horizon Worlds的月活躍用戶仍只有20萬,“一個空蕩蕩的元宇宙世界”。
微軟則更堅決地收縮了元宇宙版圖。據媒體報道,微軟于今年1月的萬人大裁員計劃,囊括了剛剛成立四個月的工業元宇宙團隊,包括其創始人在內的百名成員遭到解雇,該團隊已完全解散。
在其他大廠看來,或許令人艷羨的是,與OpenAI的聯手使微軟搶先站上了下一個科技頂流概念——人工智能生成內容(AIGC)。
與如今全球爆紅的ChatGPT相比,元宇宙概念不免有些“過氣”。但ChatGPT的發展,也能為騰訊至今仍未完全放棄的XR野心提供借鑒意義。
近日,OpenAI的聯合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山姆·阿爾特曼在接受《紐約時報》科技播客節目Hard Fork的采訪時表示,ChatGPT是一個“糟糕的產品”。阿爾特曼指出,目前的ChatGPT是一個頻繁出現錯誤,有時能用,有時又不能用的網站,而且現在的功能過于簡潔。他同時透露,OpenAI目前擁有尚未發布的更強大版本。
對于ChatGPT這樣的“產品”來說,因為它有趣、有價值、易觸及,有其革命性的意義,使用者愿意忍受它的糟糕。在此之前,OpenAI也進行了耗資巨大、一度看不見結果的投入。
在XR項目上,無論騰訊想以硬件還是軟件切入,最終同樣要回歸產品的本質。
騰訊內部承載馬化騰所指全真互聯網概念的,除了IEG(互動娛樂事業群),還有CSIG(云與智慧產業事業群)。騰訊高級執行副總裁、云與智慧產業事業群CEO湯道生曾表示,做“產品”是騰訊最自然的選擇。過去騰訊也在探索、在嘗試,到底扮演哪個角色會更適合。“經過這幾年,我們意識到,其實騰訊的基因還是一家產品公司。”
做VR頭顯這樣的消費級產品,離不開對消費場景和消費趨勢的判斷。隨著去年12月以來疫情防控政策的調整,消費者的線下消費場景正全面打開。居家、線上環境的減少,對虛擬現實類硬件產品的增長,并非利好。更重要的是,騰訊想打造的行業標桿的VR產品,如果達不到易于為消費者接受的成本,從而觸達更廣泛的群體,便是等待另一款現象級的產品來引爆市場。
但最有希望拿出引爆市場的產品的蘋果,也在不斷跳票。據知情人士透露,蘋果已將其首款混合現實頭顯(AR/VR頭顯)的推出計劃從4月左右推遲至6月,預計將在全球開發者大會(WWDC)上發布。或許蘋果對這一市場,至今也沒有必勝的把握。
在爆款誕生之前,想要打開VR市場更多需要創業型的投入,但這與騰訊目前穩健甚至有些保守的打法相悖。
騰訊XR團隊的方向調整,不全然意味著野心的終結。留給自己一顆子彈,能使這家巨頭在下一次端起槍口時,更快地鎖定準星。而不是站在岔路口時,才回想起沒定好出發時的方向。(財富中文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