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無疑問,我們生活在一個數字孿生的世界里。一切都有可能被數據化,同樣,過去存在于物理世界的違法問題,也可以在數字世界中孿生出現。
昨日,315晚會的關注重點放在了數字經濟對消費者的侵害行為。比如,科勒衛浴、寶馬等公司在沒有征得顧客同意的情況下偷偷獲取人臉識別信息;智聯招聘、獵聘、前程無憂等主流招聘網站簡歷流向黑市;手機管家等APP表面上看是在清理垃圾,背地里實則在不斷大量獲取手機里的信息,尤其是老人手機;360搜索醫藥廣告造假鏈條,UC瀏覽器涉及為無資質公司投虛假醫藥廣告。
這些數字世界的侵權行為,讓人不得不提高警惕。
一個越來越凸顯的問題是,我們無法掌控自己的個人身份信息。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是因為作為消費者,我們更愿意選擇便利,而不是保護個人隱私。多數人同意在線分享信息之前,從沒有閱讀過附屬條款或進行深入的技術評估。
簡單來說,我們不想為每一個賬號記住一個密碼,也不想每次在線購物的時候都要重新輸入信用卡賬號。相反,我們拱手交出了這些可以證明我們是誰的信息,結果就是,每一家公司和政府機構都成為用戶身份信息的管理者。
2017年《財富》雜志曾經有過一則標題為《新世紀的銀行搶劫》的報道,講述了當年加密貨幣交易所Coinbase公司被黑客入侵的故事。竊賊只花了兩分鐘就將用戶賬戶里的數字貨幣洗劫一空。
顯然,這種搶劫行為比315曝光的公司們的行徑更加危險。因為在自動化時代,對于科技公司來說,用戶信息和數據無疑是一個金礦,無論是算法的優化還是人工智能、自動駕駛、聲音和視覺識別系統、面部識別等等新技術的發展,都需要海量數據的收集和馴化。
更加深遠的意義在于,大規模的數據收集與分析對我們的社會結構可能會產生影響,因為預測分析有可能加深先前存在的偏見。如果一家銀行使用社交媒體來預測某人拖欠貸款的可能性,或是警方依賴預測模型來決定將哪類人列為嫌疑對象,那么從數據中發現的任何種族、性別或階級偏見都可以反映出來,并且可能被這些模型放大,從而產生帶有歧視性的結果。糾正這個問題并不總是直截了當,還需要模型創建者本身的反思。
其背后的問題都是相同的:我們正處于數據隱私的十字路口,未來將何去何從?
立法或許是一個最佳答案。去年11月,在加州選民投票通過了《第24號提案》(Proposition 24)后,該州的各家公司將不得不遵守更加嚴格的數據隱私規定。
《第24號提案》對當前已經實施一年的數據隱私法《加州消費者保護法》(California Consumer Protection Act)進行了修訂,后者規定,公民有權要求公司刪除和其本人有關的全部個人數據。
分析人士認為,該提案的通過對谷歌和Facebook等許多科技公司都是一個重大打擊,因為這些公司通過運營大量數據收集業務,來訓練自己的機器學習系統、精準投放線上廣告。
該提案受到了多位知名政治人物的贊揚,比如前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楊安澤、硅谷眾議員羅?康納等等。最新的消息是,谷歌表示,計劃明年停止使用或投資跟蹤技術,該技術可以在網絡用戶瀏覽不同網站時唯一地識別用戶。
如此看來,和“數字孿生”的概念相同,法律法規也同樣應該在數字世界產生相同的“孿生效應”。(財富中文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