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至文——君子論之二
溫良恭儉讓合起來,就是不折不扣的君子。
“君子論”之一講到“君子”一詞起初指居尊位者,到后來,它慢慢衍生出“有道德者”的含義。
例如我們今日常用的成語“謙謙君子”,出自《周易·謙卦》。周公旦曾經對伯禽說,《周易》之中有一道,“大足以守天下,中足以守國家,小足以守其身”,指的就是謙卦(《說苑·敬慎》)。
謙卦艮下坤上,上坤為地,下艮為山,卦象就好像地中有山,高山低藏在地中,暗含著雖然不張揚卻內在充實高大之意。這就是君子之德的最好隱喻了,即“才高而不自許,德高而不自矜,功高而不自居,名高而不自譽,位高而不自傲”(高亨《周易大傳今注》),做到以上這些,才能稱之為“謙”。
除了“謙”,用來形容君子的德性的,還有溫、良、恭、儉、讓、和等。《荀子·法行》篇提出衡量君子的標準:“夫玉者君子比德焉,溫潤而澤,仁也。”《禮記·儒行》:“溫良者,仁之本也。”這是說,溫良之性,乃仁者儒行之本,仁者之儒,先從溫良而起。
溫良又總是和“恭敬”聯系在一起。《書·舜典》:“濬哲文明,溫恭允塞。”濬哲,智慮高深。文明,孔穎達疏:“經緯天地曰文,照臨四方曰明。”溫恭,孔穎達疏:“溫和之色,恭遜之容。”允塞,充滿,充實。這一段是對舜帝的贊揚,孔安國傳解釋說:“舜有深智文明溫恭之德,信充塞四表上下也。”孔穎達疏:“舜既有深遠之智,又有文明溫恭之德,信能充實上下也。”
《禮記·文王世子》:“恭敬而溫文。”《禮記·內則》:“必求其寬裕慈惠,溫良恭敬,慎而寡言者使為子師。”就像溫良是仁之本,恭敬則是德之基。《詩經·大雅·抑》:“溫溫恭人,維德之基。”《荀子·不茍》在引用《詩經》里這兩句之時,用了一大段形容來描述君子:“君子寬而不僈,廉而不劌,辯而不爭,察而不激,直立而不勝,堅強而不暴,柔從而不流,恭敬謹慎而容。夫是之謂至文。”君子心胸寬廣卻不輕慢他人,有原則卻不傷害他人,善于雄辯卻不與人爭吵,明察事理而不偏激,品行正直卻不盛氣凌人,堅定剛強卻不兇暴,柔順溫和卻不隨波逐流,容貌恭敬謹慎,這就叫德行完備。
“至文”是指君子的品德最富人文色彩,也就是有德君子都會達至的溫柔敦厚的高境界。君子溫柔敦厚,不為己甚,不求勝人,所以德行完美,小人則反是,《荀子·榮辱》說:“快快而亡者怒也,察察而殘者忮也,博而窮者訾也,……辯而不說者爭也,直立而不見知者勝也,廉而不見貴者劌也,勇而不見憚者貪也,信而不見敬者好剸行也。此小人之所務,而君子之所不為也。”意思是說肆意決斷、不顧后果而自取滅亡,乃出于一時的激憤;精明計算仍不免受害,乃出于自己有忮害之心;博學而處境窮蹙,乃出于好訾罵別人。善于辯說不能以理服人者好爭,正直而不為人所稱許因為好勝,有原則而不受尊敬因為好刺傷人,勇敢而無所顧忌者貪,守信卻得不到尊敬因為為人專斷。以上是小人才容易犯的錯誤,君子不會去做。小人表面上即使具君子之德,如察、辯、廉、信,但由于缺乏溫柔敦厚、舍己從人的美德,仍不免于忮、爭、劌、剸等自私為己的缺點,值得修身者時時警惕。
即便溫良恭敬都做到了,還要儉。《論語·述而》:“奢則不孫,儉則固。與其不孫也,寧固。”奢侈豪華就會驕傲不遜,是“謙”的反面,所以君子尚儉。而懂得恭儉辭讓就是禮,如《禮記·樂記》:“恭儉而好禮”,《禮記·曲禮》:“君子恭敬撙節,退讓以明禮”。記載春秋時代各國興亡的史書《左傳》上有“卑讓為德之基”的至理名言(《左傳·文公元年》)。
溫良恭儉讓合起來,就是不折不扣的君子了。如程子所總結的:“溫,和厚也。良,易直也。恭,莊敬也。儉,節制也。讓,謙遜也。”(《張栻集》)
漢代著名儒者劉向,在他編撰的《說苑》一書中,記載了孔子由觀周廟中一種空時傾斜、注入一半水時持平、而灌滿水時就傾覆的器皿(“欹器”),而興“惡有滿而不覆者”之嘆的故事(《說苑·敬慎》)。子路當時隨侍在旁,遂問夫子:“敢問持滿有道乎?”孔子由此發表了一番關于“持滿之道”當“挹而損之”和如何“損之”的議論。
所謂“挹而損之”,就是從灌滿水的器皿中舀出一些來,使它不致傾覆。以人的修養來講,其損之之道的具體內容,則如孔子所說:“高而能下,滿而能虛,富而能儉,貴而能卑,智而能愚,勇而能怯,辯而能訥,博而能淺,明而能暗。”
能夠做到這些,就稱為“損而不極”,即保持一定的空虛,而不是滿到了極點。最后,孔子一錘定音:“能行此道,唯至德者及之。”
用現代教育理論來看,孔子特別注重情景教學法,總是在一定情景之下,用典型的看得見的和觸手可及的物體,讓弟子們明白深刻的道理。這是一場生動的關于何謂“滿招損,謙受益”的教育課,也不啻為解釋什么是君子的最佳現身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