惡性循環的威力
????金融危機由三個下行循環組成,要小心翼翼地加以阻止 ????作者:GEOFF COLVIN ????全球金融動蕩范圍之廣,程度之深,幾乎到了令人難以理解的地步。所以,我這里給出一個思路。每次金融危機都至少涉及一個惡性循環,也就是形勢惡化將導致形勢更加惡化的過程。在如今的危機中,至少有三個惡性循環,等待政府提議的巨額救助計劃加以解決。在我們鑒別每日接二連三的新聞時,問問自己正在看哪個循環以及該循環是將趨向終結還是將加快運行,對我們或許有幫助。 ????以下是三個下行循環: ????信心。所有銀行和保險公司都必須讓人們普遍相信,它們處於適於長期運營的良好狀態。即使是最健全的公司,也不可能馬上償清所有債務。而只要人們相信它的基礎穩固,它永遠不必這樣做。但是,倘若信心的根基出現哪怕一條細小的裂縫,就能使整個機構垮掉。例如,大蕭條時代典型的銀行擠兌:僅僅一個謠傳,就能啟動一次導致銀行倒閉、由提款和信心下降構成的惡性循環。 ????聯邦儲蓄保險可以制止對商業銀行的擠兌,但并不能制止對其他金融機構的擠兌。所以,若不是聯邦政府插手干預,貝爾斯登(Bear Stearns)和美國國際集團(AIG)肯定要毀滅。房利美(Fannie Mae)、房地美(Freddie Mac)和雷曼兄弟(Lehman Brothers)的麻煩顯然很大,但若不是動搖信心的惡性循環將它們的問題轉變成危機,救援它們時的痛苦就要輕很多。華盛頓的巨額救援意在根除整個美國金融業的信心危機。當高盛(Goldman Sachs)和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的股價重挫,或是金價和國債飆升時,政府就是這么做的。進入這一領域的資本越少,信心越弱;信心越弱,資本進一步流失,事情就這樣持續下去。 ????去杠桿化。很多金融機構認為,它們負債過多。這話沒錯。但詭異之處在於,如果它們都想做正確的事,還掉部分債務,情況將變得更糟。為了籌錢還債,它們都想出售金融資產。供應過多壓低了價格,降低了這些機構仍然持有的資產的價值。所以,即便它們降低了債務,它們的負債率也不比從前改善多少。因此,它們不得不出售更多的資產,這又更加壓低了價格,事情就這樣持續下去。這個惡性循環不同於信心危機,因為它建立在美元而不是心理的基礎上,雷曼資產的價值實出現了跳水,而且所有人都看到了。(當然,這一糟糕的現實又加重了信心危機。) ????樓市。樓市是一切混亂的根源,樓市見底之前,形勢不會改觀。到目前為止,形勢仍在惡化,動力來自最糟糕的一種惡性循環─良性循環的逆轉。從 2000 年到 2006 年,美國房價因上漲而上漲。耶魯大學教授羅伯特·席勒(Robert Schiller)預見到了當前樓市的崩盤。他指出,得來容易的貸款啟動了樓市繁榮,消費者受到了強烈誘惑,去購買最貴的房產,而且有可能是以他們所能得到的最高額按揭,這一行為將房價抬得更高,又強化了這一誘因,事情就這樣持續下去。現在,情況倒過來了,由於房價不斷下跌,買方認為應該等等再買,與此同時,賣方在蜂擁出手。這兩種行為都促使價格進一步走低,也給兩種行為本身帶來了更大的誘因。 ????什么能打破惡性循環?在經濟學界看來,大規模的政府干預看來是唯一一直有效的措施。可以把大蕭條看成一個大的惡性循環。新政(或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是對它的矯正。20 世紀 80 年代的儲蓄和貸款危機是一個小級別的惡性循環,結算信托公司(Resolution Trust Corp.)制止了它。如今,政府制定了有史以來最大的干預措施,認為這是制止有史以來最大的危機所必要的。 ????讓我們小心行事吧。你敢為美國的貸款提供保險嗎?風險可是越來越大了。對美國政府的全球信心危機,是我們實在不愿發生的惡性循環。 ????譯者:天逸 相關稿件
|
500強情報中心
|
深入財富中文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