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子兵法之一:道
????作者:胡泳 ????克勞塞維茨的著名論斷是:“戰爭無非是國家政治通過另一種手段的繼續。” 這句話,政治家們都喜歡,列寧曾經摘錄過(列寧《克勞塞維茨〈戰爭論〉一書摘錄和批注》,人民出版社,1960 年),而毛澤東又從列寧那里轉摘:“`戰爭是政治的特殊手段的繼續。'政治發展到一定的階段,再也不能照舊前進,于是爆發了戰爭,用以掃除政治道路上的障礙。……因此可以說,政治是不流血的戰爭,戰爭是流血的政治”(毛澤東《論持久戰》)。 ????我們知道,《孫子》雖然是一部兵書,通篇貫穿的卻是“慎戰”的主線。在孫子那里,戰爭從屬于政治,其目的不是為戰而戰,而是為了實現安國保民的最終目的。李零說,孫子比克勞塞維茨更政治,克勞塞維茨比孫子更軍事。孫子名言曰:“百戰百勝,非善之善者也;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謀攻篇》)。孫子講先禮后兵,把“不戰而屈人之兵”當作理想,伐謀不服才伐交,伐交不服才野戰,野戰不服才攻城;輪到攻城,反而可能發生逆轉,進入談判和媾和。而克勞塞維茨雖稱“戰爭是政治的繼續”,但他可不講先禮后兵。他認為,戰爭是一種暴力行為,而暴力的使用是沒有限度的,所以他重視戰斗,尋求主力會戰,并以此為其全部戰爭理論的重心,將毀滅敵軍視為最高理想。從老毛奇以來的德國軍事家一直看重的是克氏對武器、實力和徹底打垮、暴力無限的強調(如埃里希?魯登道夫的《總體戰》,解放軍出版社,2005 年,第二版)。而對于孫子,大戰略的目的是長治久安,根本不是征服、勝利。 ????然則,一旦開戰,就談不上什么“不戰而屈人之兵”。已經打開了,還有什么“不戰”?所以,孫子也講“五事七計”,實際是一個戰略上的數學模型。所謂“經之以五事,校之以計”,用克勞塞維茨的說法,就是戰略要素。克氏所說的戰略要素包括五種:精神要素、物質要素、數學要素、地理要素和統計要素(克勞塞維茨《戰爭論》,商務印書館,1978 年,第一卷,第 185~186 頁)。精神要素,是軍隊的武德、統帥的才能和政府的智慧;物質要素,是軍隊的兵力配置;數學要素,是兵力配置的幾何形式;地理要素,包括地形和地區,制高點和戰略要地;統計要素和給養相關,包括行軍、宿營、作戰基地和交通線。 ????克勞塞維茨揭示了精神因素的制勝作用,而我們看到,在孫子的“五事七計”中,“道”居第一位。臺灣學者鈕先鐘曾在其《孫子三論》中對《戰爭論》和《孫子》作過言簡意賅的宏觀比較,比較結果共計 11 條,大略為:在戰略層次上,孫子比較重視大戰略,克勞塞維茨較為重視作戰層次;在戰爭性質上,二人有所暗合,且都有慎戰思想;克勞塞維茨極端重視戰爭與政治的關系,而孫子很少論政,其思想是以“兵”為核心。其實,孫子用一個“道”字論述了戰爭與政治的關系。“道者,令民與上同意也,可與之死,可與之生,而不畏危也。”這里的“畏”是衍文,“不危”則是“不詭”,即“不違”的意思。也就是說,要用開明的政治,取得民眾的支持,上下一致,沒有二心,就可以生死與共地爭取勝利。 ????道,就是民心向背。得人心者得天下,失人心者失天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這就是政治。孫子將“主孰有道”作為“七計”之首,認為統治者的政治清明與否對戰爭勝負是第一重要的。孫子在《形篇》中還說:“善用兵者,修道而保法,故能為勝敗之政。”修明政治,確保法制,就能掌握勝敗的決定權。 ????在戰略中強調以民為本的“道義”的份量,是中國戰略思想的一個鮮明特征。正如《淮南子?兵略訓》所說,“兵失道而弱,得道而強;將失道而拙,得道而工;國得道而存,失道而亡。”“故得道之兵,車不發軔,騎不被鞍,鼓不振塵,旗不解卷,甲不離矢,刃不嘗血,朝不易位,賈不去肆,農不離野,招義而責之,大國必朝,小城必下。” ????“道”的本義是道路,即《說文》中說的“所行道也”,后來引伸出規律的意思。老子以“道”作為宇宙的本體,“道”是其最高的哲學范疇;孔子則將“道”視為一種政治思想原則;孫子之“道”接近于孔子之說,曹操將其解釋為“道之以教令”,杜牧注“道者,仁義也”,含有教化、愛民之意。“謂道之以政令,齊之以禮教,故能化服士民,上下同心也”(見《十一家注孫子》)。這實際上是說,政治對于軍事具有基礎性作用。 相關稿件
|
500強情報中心
|
深入財富中文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