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待失敗: 中國企業家需要走出“奇跡饑渴癥”
????作者: 姜汝祥 ????為什么微軟的比爾?蓋茨要說“微軟離破產永遠只有十八個月”?為什么華為的任正非要這樣告誡華為人: “十年來我天天思考的都是失敗,對成功視而不見,也沒有什么榮譽感、自豪感,而是有危機感”? ????在兩百多年的企業史上,當然不乏有通用電氣這樣連戰連勝的輝煌,然而對于大多數企業來說,更多的是屢戰屢敗的悲劇。有句話說得好,沒有永遠的成功,只有永遠的失敗。無論多么成功的企業,都擺脫不了失敗。 ????所以,在管理研究上,只研究成功的一面而忽視失敗的一面,我們最多只能看到半個戰場。如果失敗貫穿著企業發展的始終,那么,失敗對于我們就不僅意味著悲劇性的結果,而且還意味著它是發展的一部分。 ????在中國這樣一個高速增長的經濟環境中,注定要出現無數的奇跡。然而,出現奇跡、被人稱頌是一回事,但自己如何看待奇跡、如何評價自己又是另一回事。當我們見過了太多企業的興盛只是曇花一現之后,我覺得中國企業家最需要懂得的可能不是如何才能成功(在一個充滿機會的高速增長市場環境中,成功并不難),而是如何面對失敗(對目前的成功者來說,未來比的是誰能夠從失敗中站起)! ????懂得了失敗對于企業的正面意義,就能夠讓我們的心態平和許多,至少可以幫助我們從容地面對出現的問題。而在這一點上,企業家可以從現代醫學學到很多。 ????現在大家都很熟悉一個詞組: “有氧運動”。但是,“有氧運動”能夠成為醫學主流術語,卻要感謝一位偉人,此人名叫庫柏(Henneth H. Cooper)。1960 年,庫柏對我們習以為常的吃藥治病發出了質疑。他提出的問題是,我們常常吃各種各樣的藥來治病,但有沒有人想過,人為什么要生病呢?生病難道就沒有積極的意義嗎? ????他對此提出的結論是: 大多數的生病現象是人正常的身體調節,如果人不生病的話,人就沒有自我調節、吐故納新的功能了。既然生病是對人的一種自我調節,就不能在生病的時候大治特治,因為你去治的時候,殺死病菌的同時,也在損害自己的身體。 ????由此,他提出了醫學史上一個革命性的理論,叫做“善待疾病”。 ????什么叫善待疾病?意思就是說,對于疾病的態度要改變,平時我們要通過體育鍛煉來提高身體免疫能力,而真正生病的時候,如果不是什么大病,你倒不用去吃多少藥,因為疾病正在幫助你調節身體。 ????庫柏理論出來之后,在美國幾乎受到了所有人的攻擊。攻擊到什么地步?醫生說他是個瘋子,后來他自己開了一個診所,當地的聯邦醫學委員會要去調查他,要把他關起來,說他是個江湖騙子。 ????但科學終究戰勝了愚昧,庫柏后來成了美國的衛生部長,他的有氧訓練理論成為全球醫學的主流語。我們現在主流的康復方式都是按照他的理論去做的,包括運動員恢復,等等。 ????我覺得庫柏理論對于企業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失敗之于企業,與疾病之于人,道理是一樣的。所以我覺得,既然失敗是企業不可避免的,那么,減少失敗的最好辦法就是善待失敗,而不是在失敗的時候下猛藥。 ????就是說,要善待失敗,我們就要懂得一個基本的道理: 失敗是企業成功之路中適應環境的重要機制。消滅了失敗,我們就可能讓成功消失。就像我們濫用抗生素一樣,讓所有的病菌消失,我們也可能消滅了健康。 ????所以,重要的不是在失敗的時候下猛藥,重要的是在成功的時候加強企業的免疫力。就像任正非對華為的提醒一樣: “我們還太嫩,我們公司經過十年的順利發展,沒有經歷過挫折。不經過挫折,就不知道如何走向正確的道路。磨難是一筆財富,而我們沒有經過磨難,這是我們最大的弱點。” ????如果華為尚且如此,那么那些所謂成功的中小企業又如何?當廣東、江浙一帶的小業主可以埋頭苦干五年、十年,整個村、整個鎮地出現一大批百萬富翁、千萬富翁的時候,這種表面的繁榮可能掩蓋了一個基本的現實,那就是我們一大批管理水平不高的企業,在支撐著中國經濟的高速增長。 ????有專家做過測算,目前廣東、江浙一帶民營企業就人均勞動生產率而言,比改革前的國有企業倒退而不是進步了。我們大量的增長,是通過企業對新機會的大膽把握,通過多年積累的資源的釋放,通過大量資源的低效率使用,通過做苦力,甚至對環境掠奪性的開發所創造的。 ????中國經濟的增長無疑是一個奇跡,但奇跡背后的支撐卻需要我們冷靜地評判。當政府提倡持續增長與和諧社會的時候,我覺得中國的企業家們要收收“一味追求機會之奔騰心”了。奇跡多了,大家習以為常,整個商業社會就會患上“奇跡饑渴癥”!在奇跡的旗幟下,所有的人都想下海經商,所有下海經商的人都想自己當老板,似乎三年五年不成為億萬富翁,五年十年不做到行業第一,就是失敗! ????當一切只以成敗論英雄,我們犧牲的就是做企業的基本道理。可建立在“沒有道理”上的成功,又能夠持續多久?因此,我建議那些把自己定義為成功企業家的人們,不要因為害怕失敗而極力去維護那些所謂的成功,相反,要學會善待失敗,因為不經過挫折,我們就不知道如何走向正確的道路。而沒有經過磨難,這是我們最大的弱點! 相關稿件
|
500強情報中心
|
深入財富中文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