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思路到出路
????企業進入新行業的戰略決策依據是市場,而不應是技術 ????作者:趙民 ????中國的企業家在多元化時,經常遇到一個需要拿出思路的問題:在進入一個新的市場的時侯,如果技術和市場的發育是有先有后、不同步的,那么,應該如何進入? ????這是一個企業戰略管理中新行業的進入方式的議題。 ????第一種情況是行業、產品技術和市場的發展是同速的:產品技術發展很快,市場也同樣令人欣喜地高歌猛進。典型的如 2002 年的手機市場,我們稱之為“技術和市場同快型”行業。對于這樣的行業,正確的思路是:一是整體收購技術領先的創業小公司;二是將一個技術領先的團隊一起集體招聘錄用。 ????先談整體收購。微軟為了保持技術上的持續領先,除了自建龐大的研發隊 伍外,這也是常用的一招。也可以說,這是大多數技術迅速發展的行業的領先企業常用的一項戰略措施。整體收購的好處是迅速獲得技術,為迅速占領市場提供了時間優勢,風險是有時會看錯方向,選錯時機,多花了成本。這方面最突出的一個例子是加拿大北方電訊公司(Northern Telecom)在網絡高潮時誤購的眾多互聯網技術公司。 ????再談團隊錄用。摩托羅拉在推出手寫型中文手機系列(如 6288)時,為了抓住市場機遇,從市場上錄用了一批懂手寫技術的專業人員,從而在短短幾個月就成功推出領先于競爭對手的中文手寫型手機。團隊錄用的好處是操作相對簡單,成本較合算。問題在于你做到這一點時能否實現自己的設想。通常,市場上這類人員是十分稀缺的,所以,這種方法一般只是一個補充手段。但從我所了解的很多中國企業來看,中國企業家更偏好這種辦法。團隊錄用的風險在于可能存在法律糾紛和職業操守的問題,而一旦出現此類糾紛,就會“羊肉沒吃上,反惹一身騷”。 ????第二種情況是,有的行業、產品技術發展很快,但市場就是遲遲不興奮,處于從業企業熱而用戶冷的尷尬局面。典型的如 1995 998 年期間的中國互聯網市場。對于這樣的行業,新華信給大家的思路是:守株待 兔,以靜待動。 ????企業進入一個新的行業,主要的戰略決策依據是什么?是市場的發展,而不是是否擁有技術。擁有了市場,沒有技術也比較好辦。有技術而沒有市場,這個技術如果最終不能轉化為市場,又有何戰略意義? ????第三種情況是,有的行業、產品技術很成熟,發展很平穩,而市場在一個相對穩定的技術狀態前提下持續擴大,如同水塘里的漣漪一層一層往外蕩漾,覆蓋的面積越來越大。此時,戰略決策的思路是:通過技術合作,解決技術來源和競爭力問題,迅速進入市場。 ????在這個方面,大家可以看一下 TCL 在進入電話、電視、電腦和手機行業時的模式。當 TCL 進入一個新行業,都是在這個行業的市場興起而技術相對成熟穩定的時機切入。在切入新行業時,技術上都是通過和別人合作來解決的:電話是和香港公司合作,電視也還是和香港公司合作,電腦是和臺灣公司合作,手機是和法國公司合作。這在 TCL 已經成為一個成型的新業務發展模式,TCL 在此模式下形成了自己的核心競爭力:一能看準行業,二能占領市場,三能管好渠道,四能后來居上。 ????只有在第四種情況──有的行業,技術發展慢,市場發展也慢──之下,才能采用獨立自主研發新產品、新技術的決戰策略,典型的如通信 3G 市場。而且,這也只適用于大公司,對于成長中的中小企業,還要問的一個問題是:你能撐到市場興旺的那一天嗎? ????中國的企業家,有的人是很明白以上四種不同情況下戰略管理的不同對策的。有的人沒有這么清晰地認真想過這個戰略議題,但憑直覺就做對了。但的確有不少企業家,就是在這個問題沒有想過,做得也不對,從而由于錯誤的思路,導致了悲劇性的出路。 ????對于中國企業家而言,戰略管理的現實作用,就是不同的思路決定不同的出路。 ????作者為新華信管理顧問有限公司董事長 ????聯系方式:zhaomin@sinotrust.com.cn 相關稿件
|
500強情報中心
|
深入財富中文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