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不會撒謊的數字
????作者:杰弗里?科爾文(Geoffrey Colvin) ????如果你想了解頭條新聞背后的內幕,請追蹤資本回報率 ????政治記者有一句行話叫做:跟著金錢走。當他們探究復雜的事實真相時,這句話很少會將他們引入歧途。而作為商業記者,我們更加專業化。我們的符咒是──或者應該是 ──跟著資本走。現在,同以往任何時候一樣,這是了解重大新聞事件背后內幕的最佳方法。 ????事實是,我們中間的大多數人,不論是讀者還是作者,都沒有像我們本該做到的那樣執著地追蹤資本的來龍去脈。我們在被其它新聞角度──技術進步、勾心斗角、營銷戰役、市場份額之爭所吸引。這些角度都很重要,讀起來肯定也很有趣,但它們不是基本要素。同時,聚焦資本能使人們關注公司金融的核心內容,而包括數量多得驚人的首席執行官和董事會成員在內的一大批人從沒有學過金融學入門之類的課程。但是任何人都明白,商業成功的秘訣最終在于如何賺取高于資本成本的利潤。現在讓我們頭腦中帶著這一點重新審視時下最重要的一些商業新聞。 ????惠普/康柏(HP/Compaq)的交易 ????為什麼投資者從 9 月初兩家公司宣布合并之日起就不看好這一交易?在 PC 機、服務器和存儲器市場上,兩家公司都在戴爾公司(Dell)面前敗下陣來。他們合并的理論依據是:聯合起來,他們就可以打敗這一強大的競爭對手。 ????但是讓我們從資本的角度考察這起合并。惠普和康柏的資本成本都接近 11%。而他們的資本回報率都低于這一數字,這意味著他們的運作最終并不成功。通過合并,他們能夠提高效率找到新的收入來源,從而將資本回報率提高到 11% 以上嗎?有可能,盡管一些分析師對這一點持懷疑態度。再看看戴爾:它的資本回報率為 46%。現在如果惠普和康柏通過合并將資本回報率提高到 11% 以上,設想一下,占盡優勢的戴爾能否找到一種辦法,在保持自身的資本回報率遠遠高出成本的同時,將惠普和康柏合并后的公司的資本回報率重新打壓至 11% 以下呢?這也是投資者痛恨這一交易的原因。 ????安然(Enron)的崩潰 ????當安然股票的價格在網絡熱時期攀升至七八十美元時,投資者曾注意過許多因素,諸如安然在線(Enron Online)的備受追捧,公司將幾乎所有東西證券化的能力(從寬帶容量到天氣,從大批成功的 MBA 到休斯頓城)。但他們顯然沒有注意資本這一要素。回顧過去,關于安然的最重要的事實可能是:即使是在安然最輝煌的日子里──當安然的股票價格達到近 90 美元,而安然首席執行官杰夫?斯基林(Jeff Skilling)認為其股票價格應為 126 美元時──公司的資本收益也沒有與資本成本持平。它的資本回報率極低,僅為 6% 到 7% ──而這還不包括我們目前已知的安然通過財務魔術從資產負債表上剔除的資本。實際的回報率甚至更低。 ????但是投資者就不能期望在未來獲得更高的回報率嗎?一些公司──特別是增長迅速的新公司──做出了實際的承諾,保證它們能夠在未來實現高得多的資本回報率,而這足以證實它們看似過高的股價的合理性。但是安然并非新公司。它是《財富》全美 500 強排名第七位的企業。當安然的股價停留在最高水平時,只要稍微留意一下資本回報率,人們便會知道將出現問題──甚至是在安然的財務欺詐行為暴露之前。 ????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對 Ebitda 的抨擊 ????去年 12 月,SEC 警告投資者,在分析任何一家公司的“預估”(pro forma)財務報告時應采取“合理的懷疑”態度,并建議他們對利息、稅收、折舊及攤銷前的盈余(Ebitda)這項指標要“格外謹慎”。好建議!“Pro forma” 是一個拉丁短語,意思是“預期的收益”,它有別于根據會計準則報告的收益。Ebitda 最容易將投資者引入歧途的原因是:它強調收益,因而只向你報告資本的有利成果,而將不利的方面全部剔除。包括美國電話電報公司(AT&T)、休斯公司(Hughes Communications)和美國在線─時代華納公司(AOL Time Warner《財富》的母公司)在內的許多公司都喜歡使用 Ebitda。 ????例如,當一個公司通過借貸獲得資本,Ebitda 會報告這家公司通過這筆資金可能賺的錢,但卻不會報告成本──利息。再比如,如果一家公司通過發行新股的方式購并另一家公司,Ebitda 會報告新的利潤增長,但卻不會報告隨之發生的折舊與攤銷。盡管折舊與攤銷作為衡量資本成本的指標還極不完善,但你必須承認,忽略它們也是極其片面的做法。這就如同一支橄欖球隊發布一份激動人心的新聞稿,宣布它在周日的比賽中得了 21 分──卻沒有提及對手的得分。 ????我們的經濟體系不是毛利主義、市場份額主義或是 Ebitda 主義,而是資本主義。在我們閱讀(或者撰寫)財經新聞時,請千萬不要忘記這一點。 ????譯者:孫鈺 相關稿件
|
500強情報中心
|
深入財富中文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