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股票規則: 獨立世界中的大師們
????作者:Justin Fox ????互聯網的超值性創造出了一個怪異、獨立的世界,在這里,資本基本上是免費的,“增長動力”的重要性大于收益,一些新興的網絡公司首席執行官制定了所有的游戲規則。 ????坎迪斯?卡彭特(Candice Carpenter)經營著一家名為互動村(iVillage)的互聯網公司,上個季度該公司的收入為 600 萬美元,而支出則高達 2,400 萬美元。上面的數字沒錯──這家公司的支出是收入的四倍。今年 3 月,iVillage 的股票公開上市,頭一天就被熱情的投資者把股價抬高了 233%。5 月中旬,該公司的市場價值達到 16 億美元。 ????你也許認為這不太正常。實際上,經營著幾家婦女網站和家庭網站的互動村公司已成為一只有爭議的股票。這類公司常常被一些懷疑者亮出來,以證明互聯網投資潮是個很快就會破滅的氣泡。盡管如此,坎迪斯?卡彭特還是有 16 億美元的市場資本可供操縱。她說:“我認為我們的價值體現了投資者對我們積極進取精神的回報。因為他們愿意接受在此關頭出現虧損,我們能夠迅速收購其他公司,并且獲得市場份額。這就像搶占土地。你必須盡可能快地把木樁打在最有價值的土地上,因為等到明天就沒有機會了。” ????卡彭特的觀點在互聯網公司經理人中很典型。在商業媒體和投資圈內,網絡股票大辯論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雅虎公司(Yahoo)真的值 340 億美元嗎?亞馬孫公司(Amazon.com)真的值 230 億美元嗎?互動村公司真的值 16 億美元嗎?但是,掌管這些價值超過數十億美元公司的經營者們卻無暇顧及這些爭論。他們正在匆匆忙忙地利用投資者對他們的慷慨投入籌集資金、收購別的公司以及在互聯網的占地潮中豎立自己巨大的標志。在這個過程中,他們已創造了一個獨立的商業世界。 ????兩三年前人們普遍認為,一旦有一些企業家找到了在網絡上賺錢的辦法,像微軟(Microsoft)和迪斯尼(Disney)這樣財大氣粗的公司將會不請自來并且吃光占光。這些大公司確實正在試圖這么做,并且其中一些也許已開始壟斷互聯網的某些角落。但是這些公司正在認識到,它們必須按照像卡彭特這樣的人以及愿意以每股 70 美元的價格購買互動村公司股票的投資者們制定的規則行事。在互聯網的世界中,成功要遵照一整套新的規則。 ????網絡股票不同尋常 ????最重要的一條規則是:互聯網股票有別于其他股票。這條規則也是這個獨立世界中所有其他規則的基礎。算出哪只股票的價格是否合理無異于擲骰子,但是對大多數公司來說,至少有一些為人們廣泛接受的標準,如帳面價值、當前收益以及預計收益增長率等。但是互聯網公司沒有有形資產,在收益上沒有值得夸耀之處,這些公司未來的增長率也無法可靠地預測。因此,投資者不能使用他們的慣用標準。他們不得不要么旁觀,要么純粹通過猜測這些網絡公司未來能否獲得豐厚利潤對其股票進行評價。 ????以前營銷教科書的 CMGI 公司現在已改頭換面,成為網絡股投資中的伯克希爾 哈撒韋公司(Berkshire Hathaway)。CMGI 從 1996 年開始連續兩年向提供網站服務的公司 GeoCities 投資了 600 萬美元。公司總裁戴維?韋瑟雷爾(David Wetherell)說:“在我們開始投資的一年半中,GeoCities 沒有任何收入。你不能用傳統的方法衡量它的價值。必須看增長動力。如果你獲得了人們的注意力(而 GeoCities 在這方面顯然做得非常好),就能夠把這些注意力變成金錢。”否則將有別的人會這樣做。GeoCities 還有待贏利,但是雅虎公司正計劃收購它,而 CMGI 公司獲得的回報是非常豐厚的。這家公司持有的 GeoCities 股份正在轉換成價值十多億美元的雅虎公司的股份。 ????韋瑟雷爾衡量互聯網股票的樂觀方法在華爾街中顯然很普遍,至少現在是。CMGI 公司的股價在五年內幾乎上升了 400 倍。雅虎公司的股價在三年中幾乎上升了 80 倍;亞馬孫公司的股票在短短兩年內上升了 45 倍;而電子海灣公司(eBay)的股票在八個月內就上升了 20 倍。 ????慷慨付出 ????因此,在互聯網股票的世界中,要緊的是“增長動力”──而不是像季度收益或者總收入這樣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這意味著消耗大筆預算的廣告戰或者免費提供產品是一家公司要躋身于網絡列強之內所需的必要手段。互聯網世界的第二條規則就是:慷慨付出。 ????當吉姆?巴克斯戴爾(Jim Barksdale)1995 年把網景公司(Netscape)的股票公開上市時,這種思維方式對他來說是陌生的。這家互聯網軟件開發公司的首次公開售股──其股票上市的第一天股價就上升了 108%──預示著互聯網投資潮的開始。很多互聯網公司經理人把他們對這一行業的興趣追溯到這段快樂的時光。但是網景公司處理其巨大財富的方式現在看起來極其陳舊。巴克斯戴爾說:“當我們初創網景公司時,我仍然抱著這樣的老觀念:`公開上市前我們先要有利潤'。可事實是,這種想法也許使我們受到了損害。我在那里仿佛是在做最后一博。”巴克斯戴爾在網景公司與美國在線公司(America Online)于今年 3 月份合并之后離開了網景,現在領導著自己的風險投資公司。如果網景公司當初愿意支出大大多于收入,如同現在互聯網圈內所做的那樣,它也許能夠在瀏覽器大戰中擊敗微軟。互動村公司的卡彭特說:“網景公司的確是一家沒有好好利用其當時優勢的保守公司。我認為他們輸在勇氣不足上。” ????現在,勇氣──即敢于冒巨大赤字的風險搶占市場份額──是互聯網新興公司的行為準則。舊金山托馬斯?懷澤爾合伙公司(Thomas Weisel Partners)的投資銀行業務負責人之一桑迪?米勒(Sandy Miller)是一位經驗豐富的技術銀行家,他說:“人們絡繹不絕地來我們這里,他們說:`我最不愿意做的事就是能夠贏利,因為到時人們就不會像對待一家互聯網公司那樣評估我們公司的價值了。'”米勒說,這也不是很對──“能賺錢仍然要好得多。”但是互聯網公司顯然沒有因為虧損而受到懲罰,人們對普通的公司是不會這么大度的。 ????金錢唾手可得 ????部分原因是互聯網公司總是能夠籌集到現金彌補虧空這種想法已變得理所當然了。由此我們得到第三條規則:金錢唾手可得。只要你具有這些“增長動力”,投資者對你的股票的胃口就幾乎沒有止境。 ????當然,要使投資者們始終保持旺盛的胃口,必須采取一系列措施。當互聯網公司的股票上市時,它們投入到市場中的股票常常只是一小部分(幾乎從未超過已發行股票總額的 10%),并且把股票的價格定得比他們所估計的市場價格要低得多。這將確保上市的第一天股價會大幅度上升,從而把這只股票變成一個熱點。此后,由于很多互聯網公司的公開上市股票都處于求大于供的狀態,使這些股票的價格居高不下。這就保證當這家公司需要第二次或者第三次售股時能夠輕易地獲得資本。 ????互聯網公司確實會再次籌資。根據湯姆森金融證券數據公司(Thomson Financial Securities Data)的統計,雖然互聯網公司首次公開售股常常成為報紙頭條新聞,但是到目前為止,這些公司在首次公開售股之后陸續售股籌得的資金實際上是首次的 2.5 倍。以亞馬孫公司為例,該公司 1997 年首次公開售股,只籌得了 5,400 萬美元,但是自那以后卻籌得了 16.5 億美元的資本。這筆資本的大部分來自于今年 1 月份發售的價值 12.5 億美元的可換股債券。網景公司前首席執行官巴克斯戴爾說:“這是一家從未贏利的公司,你能解釋是什么原因嗎?” ????即使還未公開上市的公司也遵循新的互聯網規則。流入互聯網公司保險柜中的很多資金──據咨詢公司 VentureOne 統計,1999 年第一季度達到了創紀錄的 21 億美元──來自于講求實際的投資者,這些人從來不會奢侈到在某家公司公開上市之后才會購買這家公司的股票。創辦才九個月的交流網公司(Exchange.com)的首席執行官斯蒂格?萊施利(Stig Leschly)說:“私人股市與公開的股市并沒有太大的不同。我們的股票并不在 Nasdaq 上交易,而是在風險資本公司之間交易。”他說,風險資本公司不會像購買公開上市股票的人付出那樣高的溢價。但是由于預計會在未來得到巨大的回報,風險投資者出的價錢也不低。 ????一年前獲得法律和商業兩個學位的萊施利畢業于哈佛大學。這位現年 29 歲的青年是個狂熱的音樂收藏迷,他當時想了一個主意:創辦一個可供二手和稀有唱片商人銷售的網站。他向風險資本家發出了一些信件,到去年 9 月份,他獲得了 600 萬美元創業。不到六個星期,他就發現這筆錢還不夠,他再度籌集風險資金,這次得到了 1,000 萬美元。有了這筆錢,他購買了著名的二手書網站 Bibliofind,以補充自己的音樂網站 MusicFile。 ????但是,即使這樣還不夠。萊施利說,隨像電子海灣(e-Bay)這樣的拍賣網站開始招兵買馬,“我們認識到我們的速度還是太慢”。他和支持者們決定與一家老牌的互聯網公司聯合,并且很快就把亞馬孫公司作為首選。今年 4 月底,亞馬孫公司宣布收購 MusicFile:它支付了 400 萬美元的現金和價值 1.96 億美元的股票。金錢真的唾手可得。 ????美國人愿意把錢花在未經證實但是令人興奮的嘗試上并不是一件新鮮事。每隔一段時間我們似乎就會迷上一個新的產業:19 世紀末期是鐵路;20 世紀 20 年代是無線電;20 世紀 80 年代是有線電視;20 世紀 80 年代末期和 90 年代初期是生物技術。互聯網投資潮與以前的投資潮相比只是在規模上和速度上有所不同。技術股票對沖基金公司──因特格拉資本合伙公司(Integral Capital Partners)的羅杰?麥克納米(Roger McNamee)說:“美國經濟每次取得巨大進步幾乎都是因為有投資狂潮的支持。這樣雖然特別沒有效率,但是卻可以最大限度地縮短新產業成長壯大所需的時間。” ????要搶先行動,否則失敗 ????創建一家能夠在市場上領先的互聯網公司可用的時間似乎日益減少。第四條規則是:你必須迅速行動,否則就會失敗。這就是互動村公司的卡彭特所說的“占地”。確實,互聯網公司在顧客心目中劃出的地盤到頭來可能只是一座海市蜃樓。但是目前,互聯網圈內人士認為未來屬于那些能夠迅速搶占到地盤的人。這就是為什么經營亞馬孫、互動村和電子貿易公司(E*Trade)的人寧愿背上數年的赤字,也要把自己的公司辦成頂尖公司的原因。 ????這也是為什么網絡公司越來越多地利用自己豐厚的市場資本向新的網絡市場進軍的原因。比如,亞馬孫公司最近完全或者部分地收購了拍賣網站 LiveBid、在線醫藥公司 drugstore.com、寵物供應品網站 Pets.com 以及 Exchange.com。雅虎公司則收購了 GeoCities 和交流網公司。美國在線公司買了網景公司。接入服務商家庭網絡公司(@Home)正在收購門戶網站奮揚公司(Excite)。這樣的占地活動不勝枚舉。 ????Go2Net 是為數不多的從開始就一直在收購互聯網公司的幾家公司之一(該公司是 1997 年 3 月公開上市的),該公司首席執行官拉塞爾?霍羅威茨(Russell Horowitz)每季收購一個網站,他靠出售少量的股份建立了一個包括搜索引擎 MetaCrawler、股票聊天網站 Silicon Investor 和提供網站服務的 Hypermart 在內的站點網絡。霍羅威茨夸耀說:“所有這些使我們能夠建立一家業務范圍在網絡界排在前 20 名并且擁有一些響當當品牌的公司,而累計花費的現金投資不到 600 萬美元。” ????在決定花多少股份收購一家公司上,霍羅威茨像 CMGI 公司的戴維?韋瑟雷爾一樣,他說自己不依靠傳統的收益甚至總收入等衡量標準。他說:“我們有一套尋找靠技術推動的網站的方法,這些網站的擴展所需的增加成本與未來巨大收益相比簡直是微乎其微。”霍羅威茨一旦發現了收購目標,他就會采取迅速行動。他說:“你必須勇猛果斷,不能磨磨蹭蹭地用四五個月時間做詳細審查后才行動。” ????Go2Net 公司的決斷力使這家公司獲得了豐厚的回報。今年該公司的股價幾乎上升了 700%,其市場總值在 5 月中旬達到了 18 億美元。今年 3 月,該公司還獲得了微軟公司的兩位創始人之一保羅?艾倫(Paul Allen)的三億美元投資。霍羅威茨也許能夠成功地利用自己的股票建立一家大型的具有獲利能力的公司,也許會失敗。但是目前,其他想參與網絡合并潮的人必須遵照他和其他一些銳意進取的收購者制訂的規則行事。 ????無疑,一些大的老牌公司(如果這樣說不算唐突的話)──戴爾(Dell)、嘉信理財公司(Charles Schwab)和聯邦快遞(FedEx)──在把核心業務向互聯網轉移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功。IBM 公司首席執行官郭士納(Lou Gerstner)今年 5 月份酸溜溜地對分析員說,IBM 公司通過銷售電子商務服務賺取了數以十億美元計的“收益和現金”,而網絡公司只不過是“獲得了人們的注意力”而已。微軟公司 1996 年向互聯網拓展時很多人曾預料它會擁有網絡,這一預言并沒有變成現實,盡管如此,微軟公司無疑已變成了一家網絡公司。然而,這個媒體在很大程度上還是受一般互聯網公司的左右。網絡領袖們說,互聯網新興公司已設法成功地抵擋住了巨型公司的進攻,因為這些大公司“無法得到網絡”。但是還有另外的原因:這些大公司無力購買網絡。 ????對一家老牌公司來說,在互聯網上謀得一席之地所需付出的巨額虧損僅僅是虧損。盡管以后人們可能會贊許這種大膽的投資,但是這些虧損還是要按照慣例處理,因為虧損是使收益下降的壞事。老牌公司還必須用現金來酬勞雇員,但是網絡公司──特別是那些還未上市的公司──能夠以獲得巨大財富的前景招聘員工。數百也許數千的經理、技術人員、秘書──甚至新聞記者──通過他們網絡老板的股票而成為擁有幾百萬美元的富人。這樣,互聯網新興公司能夠從互聯網之外的世界中挑選經驗豐富的管理人才,而老牌公司則發現聘用具有互聯網生意頭腦的人日益困難。微軟公司盡管實力超群,但是它花了六個月也找不到一個適合的人來經營其網絡部。 ????可以理解的是,美國企業界一直在尋找辦法用錢打開一條進入互聯網世界的道路。但是事實證明這樣做是困難的。一個明顯的障礙是一些網絡公司的市場總值非常高。一家希望介入在線競賣機票商務領域的航空公司買不下來價格網公司(Priceline.com),因為該公司的市場總值是美利堅航空公司的 1.5 倍,而美利堅航空公司是美國市場總值最高的航空公司。 ????即使是價值 1,000 億美元的大公司,要購買價值僅為十億美元的公司也有不少困難,這里有兩個原因。對能贏利老牌公司的股東來說,購買不能贏利或者剛剛具有贏利能力的互聯網公司意味著收益下降。而對互聯網投資者或者持有認股權的員工來說,被一家增長相對緩慢的非網絡公司收購意味著喪失了互聯網股票世界里似乎是不可限量的收益。(后一個觀點有時未必顯得精明:比如,“推”技術的創始者點播公司(PointCast)1997 年拒絕了新聞公司(News Corp.)開價 4.5 億美元的收購建議,后來只能眼睜睜看著“推”技術過時。到今年 5 月,這家公司只能以 700 萬美元的價格出售。) ????美國網絡公司(USA Networks)的首席執行官巴里著迪勒(Barry Diller)今年春天想購買萊科斯門戶網站,但是遇到了網絡世界對外來者的強烈抵制。萊科斯公司的管理層已同意了,但是以 CMGI 的韋瑟雷爾為首的投資者卻堅決反對。最后迪勒只好放棄。迪勒事后回顧說:“我們現在處于一個真空地帶,除了我們,還沒有人跨越過分界線,而我們已是遍體鱗傷。”實際上,其他一些大公司正試圖跨過分界線,要么是采用把網絡部門分離的方法──巴恩斯─諾布爾(Barnes & Noble)公司和全國廣播公司(NBC)正在這樣做,要么是通過購買網絡新興公司的股份。比如,全國廣播公司獲得了互動村公司 7% 的股份,條件是為該網站播出電視宣傳廣告。但是,這些公司一般來說也必須按照網絡世界的規則辦事,它們只能得到少量股份,并且要讓網絡企業家左右發展方向。 ????電子海灣公司今年早些時候收購了久負盛名的拍賣行巴特菲爾德公司(Butterfield & Butterfield),這一事件表明了另外一種有趣的趨勢,即網絡公司將開始利用它們的股票財富購買互聯網世界之外有實際利潤的公司。但是除了出現了像電子海灣這樣小規模的戰略性交易之外,網絡公司還是不愿與增長緩慢的非網絡公司聯手。CMGI 的韋瑟雷爾說:“網絡公司與非網絡公司相結合同時又能得到合適的價格或者合適的股東是困難的。” ????可是,這兩個世界不可能永遠不交叉。在某個時候,市場將停止驚羨于網絡的潛力并且開始要求真正的利潤。到這時,互聯網規則將會廢止,像韋瑟雷爾這樣的投資者以及霍羅威茨和卡彭特這樣的首席執行官,將不得不與其他人一樣遵照相同的規則。但是美國企業界開始認識到,這樣的時刻不會明天或者后天就能到來。Viacom 娛樂集團的副董事長湯姆?杜利(Tom Dooley)說:“即使`很快'也要花上一些時間。” ??? 譯者:易學君 相關稿件
|
500強情報中心
|
深入財富中文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