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支持頭部企業(yè)打造對標ChatGPT的大模型
新媒沈陽
ChatGPT技術突破有偶然性,也有必然性。 0到1的創(chuàng)新需要自由探索、超常規(guī)山窮水盡式的堅持、容忍風險的文化等等要素,誰能做出來往往真的是隨機加天命。而1到100比較確定,堆資源和資本就行了。但是如果是技術巨系統(tǒng)如芯片,1到100仍然很難。
沒有十年板凳冷,難得眾生驚艷鳴。在互聯網發(fā)展方向上,既要抓住當下高速發(fā)展的板塊,又要持續(xù)投入未來在某個時間點會爆發(fā)的賽道。互聯網不同技術板塊的融合發(fā)展是個有力抓手。今天的互聯網競爭越來越是硬核技術的競爭,重劍無鋒,需要長期積累,我們需要以先突破板塊帶動后突破板塊。
AIGC(AI-Generated Content;利用人工智能技術生成內容)的實質性突破是2022年留給人類的一個重要節(jié)點,但輿論關注度的重新分布,并不意味別的板塊沒有價值。任何一個事物能否發(fā)展,最后還是看其對生產力和生產關系是否有正面影響。
比如AIGC和元宇宙、虛擬人的結合:以ChatGPT為代表的AIGC實際已經解決了虛擬人的云大腦問題。只不過還需要一點點小的工作量把兩者結合起來,今年就會完成。虛擬人和ChatGPT的結合用古詩來形容就是: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虛擬人解決了形貌和動作,而ChatGPT解決了靈魂,兩者結合將極大促進元宇宙虛擬人的發(fā)展。
AIGC的發(fā)展,給虛擬人的發(fā)展提供了加速度,虛擬人三大塊(外貌、動作、靈魂),靈魂部分如果和ChatGPT結合,將會得到飛速發(fā)展,基本接近于解決問題。ChatGPT和虛擬人的結合,我心目中可能最接近的形象是王語嫣,什么武功都懂的美女,以后大家身邊都是他/她這樣的啥都懂的顏值管家、伴侶和神明。
相對于AIGC能立即變現為流量和生產力,元宇宙的變現周期要長很多,至少需要五到十年。AIGC是快科技,元宇宙是慢科技。AIGC是軟件,高投入適合大公司,以及能快速融資的創(chuàng)新公司,而元宇宙是軟硬件的綜合體,既適合大公司,也適合小公司。
ChatGPT輿論會降溫,但研發(fā)需要升溫。厚積才能薄發(fā),今天的研發(fā)是為五年、十年后爆發(fā)做準備。互聯網其實現在只有兩個大的新方向:AIGC和元宇宙,移動互聯網老的板塊是全面內卷。在這兩個大方向之下,一定能大發(fā)展的是芯片、算力公司。這方面美國卡脖子,影響很大,很多東西不樂觀。此外,AIGC在國內面臨雙重壓力:技術突破和合規(guī)要求,后者可能是決定性的。
如今的ChatGPT浪潮,很尷尬的公司是蘋果。蘋果在突破性技術方面確實乏善可陳。目前全球手機銷量已經下降,并且將成為常態(tài)。而蘋果在元宇宙裝備上的努力明顯不足,今年就算推出VR/MR裝備,也不一定能夠獲得驚艷認同。而AI板塊,空有Siri多年,不思進取,每年擠牙膏式的迭代。
不過盡管蘋果動作緩慢,但ChatGPT的大發(fā)展卻不會對蘋果手機造成多少傷害,原因在于ChatGPT是軟件,需要和硬件、平臺和OS結合。短期內對蘋果影響不大。如果蘋果想真正在數年后不被顛覆,現在猛推AI技術和元宇宙XR技術突破還來得及。
朱墨竹
幾乎一夜之間,好像所有人都開始關注這個ChatGPT,好像所有人都開始談論這個東西。
猛然之間,發(fā)現如果我們沒有自己的ChatGPT,這就會成為下一個被卡脖子的技術。
說到卡脖子,我們是不是還記得上一個被卡脖子的行業(yè)技術,芯片?全員打造芯片的熱潮恍如就發(fā)生在去年。
且不說ChatGPT這樣的語言模型到底會不會成為顛覆性的技術關口,即便確實是,那么我們真的能追上這個風口嗎?
每每說起西方列強從鴉片戰(zhàn)爭起在我們海岸線架起堅船厲炮欺負我們,總有國人心有不甘:我堂堂中華文明強大燦爛延續(xù)輸千年,只是近代被西方國家取巧占得科技先機。
其實只要大致了解西方國家科學萌芽和發(fā)展的歷程,稍稍學習一點兒西方國家文化思想掙扎和成長的歷史,就能明白一點,他們能率先孕育出現代社會形態(tài),迸發(fā)出現代科學技術,都是有其內在原因的。
我們落后的不光是芯片,光刻機,ChaGPT,更重要的是包括占據我們社會主導話語的人們能夠明白,比科學技術更重要的,是科學精神,比企業(yè)更重要的,是企業(yè)家精神。
如果沒有土壤,就算把臺積電交到我們手上,能維持住這個企業(yè)的領先地位嗎?
隱隱
ChatGPT的大火終于引起了官方的重視,北京的舉措也具有代表意義。同樣是在這次人工智能產業(yè)創(chuàng)新發(fā)展大會上,北京昇騰人工智能計算中心也正式亮相,昇騰是華為打造的人工智能算力平臺,這一動作或許有集公共算力和多家AI頭部企業(yè)之力,去撞中國版ChatGPT這條界線的出發(fā)點。
昨天新華社也罕見發(fā)文,“今天,聊聊ChatGPT”,分析了其中的變革與風險。其實OpenAI幾乎將全球科技巨頭甩在了身后,更不用說中國最近接連拋出相關概念和計劃的大廠,現在開始努力確實很必要。但我有一個疑問是,大家都用上ChatGPT了嗎?使用感受如何呢,中間是不是有什么過程被直接省略了?所以我在中國各界對ChatGPT的表態(tài)中莫名感到一種矛盾,因為我們甚至還沒有解決最底層的問題,而所見身邊的人更多試圖證明的,就是自己的工作還不會被替代。從官方層面出發(fā),我覺得承認并學習其進步性是迫切的。
F*%
支持這個詞太寬泛,可以這樣,可以那樣,關鍵看看行動與步驟。各級政府支持的項目太多了,成功走向領先的有幾個?希望政府不要參與更好!
A+1
怎樣支持法?我尾部的想試試
FelixFugh
中國版chatGTP,在十分重視言論內容的中國,監(jiān)管強度必然拉滿。那么在高強度監(jiān)管下哪些功能能用哪些功能會被限制,以及哪些主題可以通過哪些主題會被屏蔽,這些是與用戶體驗直接相關的。在限制的條件下,大廠該如何滿足上下兩端的需求,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