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內首只爆款基登場
陳燕
丘棟榮丘總在這個時點發港股基金,產生爆款效應,一點也不意外。作為行業觀察者和老基民,我有幾點感想:
一,丘總是優秀的,時間點也不算差,可是需警惕銷售機構的“造勢”,防止期望太高失望太大。
丘總的優秀,不論是其長期的機構持有者占比高、機構認可度高,還是去年那樣的市場環境中能夠為投資者創造絕對收益,都能得到印證。從去年11月初到現在,兩個月時間,恒生指數已經反彈40%,恒生科技指數更是上漲60%,這樣的漲幅經媒體報道出來,待基民反應過來,又一次上演著市場里那熟悉的一幕:“我們總是在對某個標的,從避之不及,到趨之若鶩的循環中如此往復”。當前這個時點,港股雖然估值仍然不能算貴,但確實面臨著越來越多的關注和搶籌,盯上的人太多了。后市能否繼續一騎絕塵,需要觀察,起碼短時間內集中追漲是有風險的。
明星經理+正在表現向好的賽道/領域=爆款,這個公式對于銷售機構來說屢試不爽,頻頻成功,但這個時點、這只產品對于普通投資者來說是否是唯一選擇,或者最好選擇,多年來對爆款基金的觀察經驗告訴我,要打個問號。幾乎沒有一個爆款沒有傷害過客戶,問題不在經理人本身,而在宣傳時客戶被賦予的期望與實際情況之間的偏差,也就是所謂的期望越高失望越大。
爆款基金,遠的有睿遠基金的3只產品,每個經理都是大咖,只只發行都是高比例配售,經理們風格也沒有發生漂移,但是持有人有意見的不在少數;近的有去年1月份十幾個中生代優秀基金經理集中發行了一批產品,以他們的號召力也確實募集到了不錯的規模,但隨之而來的行情誰也沒有想到,他們之中最好的一只是剛剛回到面值以上,其余凈值全部在1元以下,最差的已經跌去了23%。回頭看,任何一只所謂的爆款產品,在成立后都有一個“打折”的買點,何必急于發行時呢?
二,看好一位經理,不一定非要買他的新發基金,要綜合考慮持倉風格、策略環境及費用成本。
一直關注丘總的人能夠發現,丘總去年每個季度季報中都有提到對港股投資機會的關注和布局,他一直強調的看好四個方面機會中有一個就是港股。這個在他現在存續基金的持倉中也能看出左側布局。目前這個時點發行一只專門投資港股的基金,說明港股在丘總的投資框架中仍然具備很好的投資價值,在我看來這只能說明丘總的投資邏輯和體系是穩定的,但無法代表新基金相較于老基金的優勢。或許老基金積攢的港股便宜籌碼更劃算。當前時點,萬眾矚目的港股機會,已經不是這一家投資機構,也不是這一個基金經理在悄悄布局的事,而是擺上臺面,一眾公募、私募、外資博弈了,環境與幾個月前大不相同。
同時,購買新發基金對于基民來說有較高的手續費成本,認購費不打折是行規,基金公司將認購費全部作為渠道激勵給出去,所以銷售渠道最有動力推薦新基金,最喜歡勸客戶“贖舊買新”。新基金還有1-3個月不等的建倉期,具體以怎樣的節奏建倉,基民不得而知,1月份成立的基金,最快看到季報也得是7月底看二季報了,這么長時間都看不到新基金怎么運作的,對于基民來說并不是一件好事。
實際上,作為投資者,在確定投資經理值得信賴、認同投資理念和策略的前提下,購買該經理管理的已經存續的成熟產品性價比更好。一方面申購費用各平臺基本上是1折,另一方面存續基金的季報是連貫可研究的,對于我們判斷該經理在該策略上的運用更透明、更有幫助。
三、看好港股,選擇太多了。
一類是被動投資的指數基金,名稱中含有“恒生、恒生醫療XX、恒生XX互聯網XX、恒生科技指數”等字眼的指數基金(ETF和ETF聯接)均為跟蹤恒生系列指數的基金,他們的“含港率”100%,而且ETF基金場內可以做交易,做波段,跟股票一樣,券商收取的是交易傭金,沒有申贖費用,ETF聯接是場外購買,通常申贖都有費率優惠,很多C份額申購0贖回超過7天也是0,所以更適合短期持有,靈活便利得多。
另一類是主動管理的基金,這里面又分兩種,一種是名字中含有“港股通”或者“滬港深”字樣的主動基金,這些基金對于港股的配置多少取決于基金經理的選擇,不能只看名字就沖進去,有的叫“滬港深基金”,但實際港股持倉占比還不到10%。隨意買,容易產生誤解。另一種是基金名字中不含“港”,但是基金經理跟丘總一樣在港股下跌中認同港股未來的投資價值,做了左側布局,這類還挺多的,需要具體翻看持倉報告做評估了。
常青樹型的老牌明星經理基本上都對港股做了提前布局,所以投資者如果手中持有眾多基金的話,也可以穿透看下每只基金的持倉,不要盲目的追漲新發港股基金,也許你本來持有的基金就已經在分享這個紅利了。多資產、多市場、多品種的分散,本質上是讓雞蛋不放在一個籃子里,但需要避免不經意間的重疊。
總之,沒有股神,對任何一個基金經理都保持平常心。沒有一個時點是錯過了就再也沒有的,任何時候都是有機會的。明確的機會往往伴隨著風險,混沌的局面往往伴隨著重生。
曉蕾
對于基金市場,雖然前幾年涌起一陣基金熱,大批個人投資者進入基金市場,但是這種狀況在去年發生了變化,2022年基金發行市場一度進入“冰凍期”,2020年和2021年新基金發行2.98萬億份、3.10萬億份,而去年三個季度的新基金發行規模,僅為前兩年的1/3左右。
去年新基金發行數量不多,自然是因為賺不到錢,媒體統計過,去年權益類新基金逾八成虧損,這樣的狀況,讓人對今年新基金發行市場狀況有點擔憂,雖然有個別熱點基金大賣,但是總體而言,今年第一周的基金發行情況還是比較清淡的。
蘭香
半夏投資李蓓的市場展望(20230108):
從中期看,我們之前的判斷應該依然成?:A 股市場很有可能已經?過了最低點,站在新?輪?期?市的起點。第?步是?險偏好修復,第?步是經濟和盈利的企穩回升。
上個?的?報,我們也提醒過:站在此刻,各?指數的確基本都回到了 9 ?初的?平。我們認為中國相關股票市場的第?步?險偏好修復已經基本完成。后續的第?步還需要等待?段時間。
雖然疫情的快速擴散和病情的惡劣超出了之前的預期,但?前為?,市場的?勢基本符合我們之前的判斷。A股進?震蕩狀態。
港股的短期表現是略超出了我的預期的。外資基于海外經驗,認為放開的交易?度確定,情緒?昂。
站在此刻,因為港股過去?個?的?漲? A 股明顯調整,估值差距已經顯著收窄。我認為港股總體的性價?跟
A 股相?,已經不具備明顯優勢。后續兩者的表現不會再有顯著的差異。
具體到?業,過去 1 個?消費股表現突出,銀?相對偏強,也是外資相對積極的?個側?。但我認為,基于海外的經驗,預期消費的強勁復蘇,以?于經濟的強勁快速復蘇,推動利率上?和銀?股的上漲,則可能是有問題的。
中國和美國及海外其它國家的現狀存在極?不同:
1,中國在過去 10 多年,經歷了?類經濟史上主要國家中最快速的?波居?加杠桿,居?杠桿處于?位。?美國則是經歷了 10 多年的居?部?去杠桿,居?杠桿處于低位。
2,因為房地產市場的調整,房價的下跌,中國居?的資產負債表受到了創傷,信?受到了打擊。?美國的房價過去 3 年?幅上漲。
3,因為房地產市場的調整,本輪中國的失業率顯著上升,居?的收?增速下?。?海外的國家總體普遍因為勞動?的緊張帶動居?收?增速上升。
4,中國的財政刺激主要體現在基建上,不直接增加居?收?,?海外的財政刺激?部分是直接給居?發錢增加了居?可?配收?。
綜上??,簡單參考海外的經驗,預期中國的消費強勁復蘇,顯然是有問題的。消費股后續很可能?臨不及預期的現實和股價的停滯與調整。
?于銀?,過去?年的持續降息對息差的影響,在今年年初的按揭貸款利率重新定價之后,會集中地體現出來。再加上貸款結構的惡化,銀?的息差很有可能會低于市場的預期。于是銀?的業績,很有可能會低于市場預期。
向后展望,居?部?進??的去杠桿周期,消費的復蘇會是?常溫和的。另外,即便地產銷售有所恢復,房價企穩反彈,房地產企業也需要 1-2 年時間來修復??的資產負債表后才會重新融資和擴張。基建在去年的?基數下上升幅度有限。出?可能?臨?定的溫和收縮。總得來說,經濟的復蘇會是溫和的,很可能低于政府合意的?平,融資需求很可能也低于?融監管部?合意的?平。
所以,利率并沒有太多的向上壓?,可能總體是?較平穩的,尤其上半年,應該并沒有太多上?壓?。股票后續?段時間的上漲,應該會是溫和的震蕩重?上移,并不會是?波流的單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