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邦服飾半年凈虧6.89億,凈資產僅剩3億
ΛΞ
衣食住行,當收入減少,首先要減少消費的肯定是“衣”。疫情加劇了收入的馬太效應,導致最頂層的奢侈品和最廉價的便宜貨成為服裝消費的主流。大牌往往抱團在一個豪華商場里,一個城市可能只有一個,比如SKP,國貿,海信等,這些商場銷售額屢創新高。而想買最便宜但又時髦的衣服,淘寶和得物上一些新興的小眾的品牌挪用著當潮的設計,卻賣著1/5或1/10的價格,成為年輕人的心頭好。縱觀國內一二三線城市絕大多數大大小小的商場里有專柜的服裝品牌都不屬于以上兩個類別。它們大致分為兩大類: 快消如優衣庫,H&M,ZARA;千元類,就是夏天一千買一身,其他季節一千買半身的水平。快消在經歷上一個10年迅猛發展后,開始大退潮,經濟不景氣的大環境之下,原料,做工,設計都在敷衍了事,價格逐漸超出大家對“快消”的認知。消費者不再青睞這些堆滿貨物的大賣場。“洋氣”和財大氣粗的國際快消都在關店自保,更不用說存在感本來就低的本土快消品牌了,比如美邦和拉夏貝爾,一個比一個慘。千元類的品牌服裝比快消耐穿,而設計則是東拼西湊,千篇一律,很難差異化競爭,消費者第一沒必要為昂貴的租金買單,第二想找到更廉價的替代品易如反掌,第三攢攢錢買個高奢所能帶來的滿足感是買再多這類衣服都不能達到的,那這些店鋪門可羅雀也就不奇怪了。
江瀚視野
我們看到美特斯邦威當前出現比較大規模的虧損現象,其實大家也都是覺得意料之中,畢竟美特斯邦威這些年的發展實在是難以用理想來形容,我們不妨分析一下:
首先,在當前市場發展的過程之中,美特斯邦威受到了疫情的影響,整體線下業態遭到了比較大的沖擊,其實不僅是美特斯邦威大部分以線下為主要市場基本面的企業,都或多或少的受到了比較大的影響,線下業態在疫情的發展過程中,很有可能被疫情防控所沖擊,在今年上半年各地都受到一定的疫情下行壓力的影響之下,必然會帶動美特斯邦威自身業務的下滑,這是當前美特斯邦威出現比較大的業務下滑所產生的必然結果。
其次,美特斯邦威這些年品牌的老化也是他必須要面對的難題,在自身發展的過程之中,美特斯邦威的產品設計能力其實是長期缺失的,之前我們曾經有專門的分析,當年美特斯邦威的那些年輕用戶現在已經越來越老,在成長之后,其實越來越難以認識到美特斯邦威的市場價值,即使是抱著懷舊的心態去美特斯邦威的門店尋找自己想要的商品,之前美特斯邦威較為陳舊的產品設計,其實越來越難以滿足市場的需要,這也是整個市場發展過程之中,美特斯邦威必須要解決的問題。雖然我們看到美特斯邦威力圖通過產品的多元化以及推出獨立的兒童品牌來解決問題,但是這些品牌其實也沒有辦法幫助美特斯邦威實現全面的發展,所以對于美特斯邦威來說,自身的發展其實面對的壓力是很正常的。
第三,從長期市場發展的角度來看,我們之前看到了美特斯邦威,試圖通過走下沉市場的道路尋找到一點市場的發展空間,但是在電子商務如此盛行的今天下沉市場,給美特斯邦威留下的市場空間也越來越少,美特斯邦威真的要實現比較好的發展,可能還是要在自身品牌上面下功夫,通過自身品牌的提升,特別是產品設計能力的提升,才能有可能在市場激烈的競爭之中尋找到自己的市場增長點,這是當前美特斯邦威必須要考慮也必須要解決的問題,只有長期的市場競爭優勢,才能夠幫助美特斯邦威真正在自身市場中發展好。
Kessy Shan
曾經是知名民營企業的美特斯邦威品牌,如今卻是“大江東去“。高峰時5000多家店,近些年一直是手忙腳亂的關店,目前僅有千余家。營收下滑,連年虧損,因為長期拖欠工資引發員工起訴。變賣資產自救又是遠水不解近渴,美邦服飾正處在極度艱難的至暗時刻。
至少有以下幾點原因是美邦淪落至此繞不開的,一個是對互聯網對線下沖擊認識不足,戰略失誤,熱衷有情懷大店面,導致高成本,虧損不斷;二是發展高峰時的傳統渠道門店,沒有及時適應城市發展變遷及商圈轉移,不適應Z世代年輕消費者需求的變化;三是疫情加劇了經營虧損等等。
面對困境,美邦也是積極生產自救,除了關店止損,更是賣資產,以求渡過難關。出售華瑞銀行股份至少能把欠員工工資還上,能緩解一下,但因為政策審批可能還要等些時間。當前重點是要重整線下渠道,采取將開店重心從傳統商圈向年輕人喜歡的熱門商圈轉移等舉措,重塑市場對美邦品牌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