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這所大學,盛產電池狂人
張國防
二三十年磨一劍,瀟瀟湘雨灑江天,一番洗千里,楚天闊,有材于斯為盛。
岳麓山前,湘江兩岸的中南大學,傳統視角并非赫赫有名的一所學校,硬是走出了教授和學生創業為主流的斯坦福氣質,成就橘子洲頭儲能谷。
人們生活中需要更好的地方,比如電池的能量密度,總有一些人在那里攻堅克難。
不過,洞察投資標的機會和洞察問題是一回事,一枚硬幣的兩面,一體兩面。
誰都知道電池、儲能密度越多越好,人們生活、工業等需求無限。但投資角度,一般難以判斷這類資產、這個行業什么時間點進入上升周期以及能夠到達周期頂點而不是縣花一現后進入新的蟄伏、慢性累積期。
2012年左右,坊間流傳儲能的一個段子是內蒙高地風力發電一時無法并網傳出,于是的就地儲能燒鐵塊。
當時的也與包括清華、北科大等學校教授探討,但機制上,終歸帝都之近不如江湖之遠,主流2016年左右方始進行校企剝離、鼓勵教授創業的斯坦福模式,及至當下,還未蔚然成風;
而市場江湖之遠的深圳、長沙等,星星之火,已然多個行業扛起民族經濟前沿大旗。
跳出具體:
宏觀來看,這正也是中國經濟體“改革潛力”所系、國運潛力所在;
同時的,這也佐證了中國經濟體中“原生性創新和產品商業化漸入佳境”,走過現代經濟發展的初級階段,知識經濟與現代金融、自由市場結合的黃金時代,剛剛開始。
===
已注銷用戶
動力電池行業因新能源汽車和儲能行業的極速發展成功登上“風口”,萬億“寧王”和比亞迪已經成為媒體追逐的對象,如今這篇文章的視角是從材料和電池人才背后找到了一個共性,那就是他們湖南這個省以及這所大學。這是一個有趣的發現。
但很多時候并不是英雄造時勢,而只不過是時勢造英雄罷了。遙想十幾年前,比亞迪還在為各大手機代工電池,而寧德時代也只是一個籍籍無名的小企業,如今的成功,靠的是創業者敏銳的嗅覺以及宏觀政策的支持,而技術因素很多時候只是扮演了一個輔助的角色,譬如現在的動力電池和初代特斯拉使用的并沒有本質上的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