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北公布2021就業質量報告:上海吸引力顯著上升,留學比例持續下降
不再猶豫
與地域偏好相比,更值得關注的是,清華大學2021屆簽三方就業畢業生總數為3669人,其中去往黨政機關、事業單位、國有企業的占比分別為15.8%、30.3%、23.8%,合計占比為69.9%。也就是說,近七成清華畢業生進了體制內,這一比例也是歷年來最高。而此時此刻以及未來相當長時間內我們國家本來都寄望于這些高精尖人才去攻克那些“卡脖子”的難題,是否有些諷刺?
李良東
自某電影上映后,滬吹成了一種風尚,好像不贊就不夠有“咪道”,必須要把上海放到燈塔的位置上去。上海確實有很多值得被稱道的地方,比如在西安的襯托下上海的防疫不要太靈哦,比如圣誕節有好多圣誕老人穿街走巷不要太洋哦,比如弄堂里好多精致的咖啡奶茶日料不要太有情調哦。
只是這些對于新就業的大學生真的那么有價值么?對于衣食無憂的,這里確實是新消費的天堂;對于向往五百強的,這里是職場進階的高地;對于喜歡洋腔洋調的,這里是可以隨時裝的樂園。但對于大多數年輕人來說,這里未必是個好的選擇。
上海是個崇尚物質消費的城市,開埠以來就不再缺少與世界最頂級消費對接的窗口,也早就了物欲泛濫的十里洋場。如果對比美食、奢侈品、服飾,卻會發現上海的價格是紐約、巴黎、東京的數倍。這些對于所謂“精致和上流”準備的價簽,都隱著收割的鐮刀。雖然城市人口的暴增,似乎已經讓上海降低了“不是上海就是鄉下”的荒謬程度,但骨子里的勢利卻與消費主義的小資浸潤在生活、工作的每個角落。對精致的追求和勢利,最終混合成“zuo”的習氣。
上海是個大企業扎堆的城市,國企和外企都是,這也是很多年輕人選擇上海的原因,因為看起來機會多么。但事實上,這些名頭響亮的企業卻未必會給無依無靠的外來者太多的空間和機會。不是沒有機會,而是機會過于有限、條件過于苛刻。相對固化的社會層級中,只會給極少量的優秀者留有一席之地。而從創新型企業和就業成本來看,上海從來都無法與杭州、蘇州、成都、廣州和深圳相比。
包裹著金色的外衣,上海在享受著四十年改革開放橋頭堡紅利的過程中,既讓人看到了倉廩實而知禮節的文明變化,也藏著太多虛頭八腦的莫名其妙。對于年輕人來說,時間還是充裕的。中國很大,多走走、多看看,相信都能找到更屬于自己的那個地方。
東木
我認識些清華學生,即將畢業,常會聚聚,我也會和他們聊到畢業去向的事情。這些學生很自信的和我說,如果畢業想留京,還是非常容易的。是啊,清華的畢業生,別管什么專業,想進一個有留京指標的市屬國企還是不難。那么,為何他們要出京呢?因為他們有比留京更好的選擇,薪酬和職業發展也是他們所看重的,深圳上海對南方的畢業生吸引力比北京大多了。如果想安穩些,珠三角,長三角那么多二線城市,戴著清華的光環去這些城市發展,待遇好,還受重視。
所以,在我看來,越來越多的清北畢業生不是“被迫”離京,而是主動離京。當你有實力的時候,才能談選擇。不過雖然這么說,從絕對值上來說,京內就業的比例相比于北京本身占中國的面積比例來說還是高得驚人的,可見北京還是對高校畢業生有很強的吸引力。畢竟是中國的政治文化中心,也是整個北方經濟比較有活力的地方,如果你想在北方就業生活,北京還是首選。北方的其他城市還是需要多加油,給想留在北方的同學多一點選擇。
引領Manuel
不得不承認上海的確很洋氣,但是一直缺乏貴氣,清北畢業不一定非要隨潑逐流涌入大上海,而是務實地根據自己的各方面情況多一些選擇,如果不是受疫情影響,留學的比例更不會下降這么快,因為大家一致認為,一流的清北畢業生人才在歐美,特別是國家公派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