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巴克“潛規則”:食材過期后仍做成多款暢銷飲品售出
胡華成
外國的月亮也不圓了?
之前,國人對于外國的餐飲企業多是吹捧之詞,尤其是標準化程度讓人羨慕。
可是再高大上的品牌也有出現懈怠的時候,星巴克最近就出事了。
近日,新京報記者臥底到無錫兩家星巴克店,發現店內常用的巧克力液過期后仍繼續使用,而且被做成暢銷飲品售出。奶油過期后,店員直接撕掉保質期繼續使用,還有店員教記者怎么修改保質期。很多保質期只有一兩天的原料可以被延長到一星期。宣稱“開封后不過夜”的糕點到了第二天照樣賣。
沒想到,星巴克也出現了這種低級的錯誤,這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因為食品安全問題幾乎是無處不在的問題。
1
星巴克回應兩次
星巴克官方在看到新京報的報道之后,公關部回應了兩次。
第一次回應是在昨天上午11點32分,星巴克表示,我們已經關注到了報道,并且對報道中存在的問題深感震驚,目前已經關閉兩家門店,開啟深入調查。
第二次回應是在昨天晚上10點12分,星巴克表示,經過調查,兩家門店確實存在操作違規行為,食品安全問題,我們責無旁貸。在對顧客致以最誠懇的歉意的同時,星巴克也采取的6個行動,包括:涉事門店閉店整改、全國門店自查、員工重新培訓、增加定期和突擊檢查的頻率、強化內部舉報通道、引入更多技術手段等。
雖然星巴克的回應還算誠懇,但是網友們似乎并不買賬。
網友表示,40元一杯咖啡你給我整過期的是吧,節省成本是吧?
從網友的指責中可以看出,我已經給出了比正常咖啡更高的價格,那你就應該給我提供更好的咖啡。這種要求是樸素的,也是符合消費者心理預期的。可是假設原料跟10元一杯的咖啡一模一樣,這讓消費者會感覺虧大了。當然,如果提供良好的原料也行啊,星巴克竟然搞一些過期的原料賣給消費者,這是非常惡劣的行為,會降低用戶的品牌忠誠度。
我們有沒有想過,為什么會發生這樣的事情呢?
難道真的是店員自作主張的行為?我不這樣認為,肯定是公司的考核機制有問題,店員只會做一些有利于自己考核機制的事情。
因為我們可以很清晰的聽到店員說:這些東西都是店里買的(如果扔掉太浪費了)。
作為店員沒有必要替公司省錢啊,畢竟自己只管領工資就行了,不管浪費還是不浪費。店里誰最關心浪費問題?一定是店長。
因為店內的利潤可能是他們的考核因素,每個店長都想要自己管理的店鋪坪效更高,最終就不可避免產生使用過期原料的事情。
2
食品安全問題為什么屢禁不止?
新京報記者2021年在食品安全領域做出了巨大貢獻,因為在幾個月前北京發生了胖哥倆肉蟹煲事情也是新京報的記者臥底拍到的。沒想到這一次竟然跑到了無錫的星巴克,照樣能夠找到很多問題,不得不說很有經驗和魄力。
為什么記者臥底到哪一家,哪一家就會出現問題呢?
主要原因有三個:
第一、處罰不夠嚴厲。假設任何一家餐飲被查到出現食品安全問題就能罰到破產,我相信食品安全問題會好很多。可是當下的法律法規缺少震懾力。我們以北京的胖哥倆肉蟹煲為例,在被查到問題之后,豐臺區市場監管局對飯店做出沒收違法所得,并且罰款50萬的處罰。
這個懲罰對于投資數百萬元的餐廳來說,并不算很大,至多算是皮肉傷,談不上傷筋動骨。
第二、門店的僥幸心理。食品安全問題其實是很難大規模經常抽查的,因為市場監管人員有限,餐飲門店數量極多。就算有突擊檢查行為,有些行為也很難發現。比如說:店員修改保質期的行為、隔夜糕點的售賣情況。
很多食品過期一兩天之后也很難嘗出味道的差異,這也就給了店員一定的操作空間。
第三、消費者發現問題投訴難獲回應。相信很多人在外出就餐的過程中,遇到過拉肚子的情況,這很有可能說明這家餐廳的食材出現了過期問題,可是消費者能怎么辦?
如果你直接找商家,商家會表示,你憑什么證明是吃了我家的飯菜出問題了呢?就算真的是吃了我家的飯菜出現問題,你要到醫院開具一個證明。
如果你不想跟商家糾纏,可以到是市場監管局投訴或者到投訴平臺投訴。可是由于你的問題不太嚴重,很難得到應有的賠付。
多種原因疊加,給了很多餐廳食品安全出現的土壤。不過要想從根源上杜絕是很困難的一件事,我們只希望商家能夠不斷自查,不斷改進。
x
星巴克長期以來建立的人設就是“高端中產階級”氛圍,因為品牌溢價而把一杯咖啡賣出較高的價格。在這種情況下,如果連基本品質都無法保障,這種溢價就無法成立,所以如果經常去喝星巴克的話,就更有理由讓官方給出明確答復,賠償消費者損失。
其實不管大小的餐飲行業或多或少都存在該現象,我認為問題更多在于調查記者不應該成為監管主力,發生類似事件首先要問的是,食品安全監管的有關部門在哪里?為什么他們沒發現?如果說公務員編制有限,人手嚴重不足,那有沒有足夠的制度保證,讓商家被抓一次就不敢再犯?制定制度是一回事情,執行制度又是另一回事情。內部制度靠公司內部的巡回來進行督查,但是不能缺乏相應的法律。食品衛生的相關法律,應該制定相應的禁入條款,對發現危害公共食品安全,卻構不成犯罪的,應該在一段時間內禁止其從事食品相關業務。
個人非常支持有關部門事后嚴懲星巴克,一方面算是幫他們提升管理標準,另一方面,也是對最近外資品牌的陸續翻車做出一些警示。
黃文倫
食品安全必須行穩致遠,中國市場監管和食藥偵局對食品安全必須嚴監管,對外資企業和國內企業食品食材應當嚴格監管好,把好質量關,食品安全須走得穩是為了走得更遠。中國市場監管和食藥偵句對此事必須嚴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