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億合同在手,“電建狂魔”就值900億?
2021-08-24 12:30
文本設置
小號
默認
大號
Plus(0條)
2021年6月10日,“三峽新能源”在上交所掛牌交易,瞬間成為“人氣王”,日成交金額屢屢超過100億、居A股榜首。在連漲11個交易日后(其中七天漲停),股價沖高至8.79元,對應市值超過2500億,約為2019年凈利潤率的82倍。然而,絕大多數投資人不知道的是,A股有家營收超過4000億的巨頭,旗下一小塊業務(占營收的4.7%)就與三峽新能源旗鼓相當,這家公司總市值才900億出頭! | 相關閱讀(智通編選)
53
柏文喜
時刻保持行業新鮮感的地產老兵
國內的央企施工類企業普遍市場化程度較低、人員負擔較重、管理成本高企、盈利能力較差,因此雖然訂單與營收較高,且保持了一定的增速,但是這類企業的估值都普遍比較低。
一句話,這類企業貌似市場競爭激烈,但是在很大程度上仍然屬于偽市場化現象,還是吃官飯的。由此一來,雖然其業績與增長呈爆棚之勢,號稱基建狂魔,但是這類企業缺乏堅實的市場化基礎,作為市場化產物的資本市場自然難以給出其較高的估值。
這就是手握訂單過萬億、營收超過4000億、號稱“電建狂魔”的中國電建市值才900億,而市場化生存且正處于風口的“三峽新能源”市值超過2500億、估值超82倍的主要原因。
50
已注銷用戶
作為大型能源央企“三峽集團”的子公司,“三峽新能源”在風能和太陽能開發投運方面都有著很大的潛力,特別是海上風電獨樹一幟,已經形成從采購到發標再到售電的一條龍業務鏈。
同時其主要訂單都來源于非市場化交易,政府采購雖然穩定,但回款較慢,會帶來更多的財務問題。除此之外,“三峽新能源”的凈資產收益率不高,其凈利潤中大部分來自于政府補貼,相比于號稱當代“電建狂魔”的中國電建,其市場化運作機制還需要加強,才能進一步提升營收和毛利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