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紅“雪球”:雙重風險引監管關注
許海波
所謂“雪球“產品或KODA合約,是投資者買入一個有向上敲出(止盈)的看漲期權,賣出一個沒有向下敲出(止損)的看跌期權,一旦股市進入下跌通道,投資者將承受巨大損失,一般的合格投資者根本承擔不了這樣的敞口風險。這類產品必須設雙向的止盈點和止損點。
宋暉
不知道業務員是怎么給客戶介紹雪球這個產品的,但是我今年3月份就寫過文章提示風險,當時還有證券公司的人來踢場子,不知道他們最近是不是在忙著做自查。
只站在投資人的視角來說,雪球在收益結構上是一個“大概率賺小錢、小概率虧大錢”的產品,看似敲出的年化收益很高,但是因為可能持有期限很短,絕對數字并不多,可能還不如直接買個中證500的指數基金,而且投資人實際拿到手的收益,還要扣除各種費用,并不是產品推介書里面寫的那個年化18%或者22%,不知道有沒有投資人很認真地計算過。最重要的是,這個收益并不是利息,而是期權費,恐怕普通投資人很難理解“premium”對他們意味著什么。
不過很確定的一點是,雪球并不是CODA,雖然兩者都有敲入敲出的設計,但是CODA是一個call加兩個put,雪球只有一個put,而且CODA是在時間軸上的一系列期權,還附加了借貸設計,比現在的雪球復雜10000倍。
姚靈
乍一看這篇新聞,對金融類產品不太了解的人可能會誤認為雪球產品,是不是跟我們平時知道的雪球APP有什么關系。在這里,此雪球非彼雪球,“雪球”全稱為“雪球結構化期權產品”,是一種由券商發行的收益憑證。各方市場分析者們都分析過這款產品的利弊。比如在市場上剛剛開始推出的時候,以替代固收產品為噱頭,打著高收益、穩定安全的旗號,但作為一種創新型金融衍生品,其產品具有不容小覷的復雜性和高風險性。這都是普通投資者需要格外注意的。
溫和的強硬派
真正熟悉雪球產品設計結構的老金融從業者,應該都會記得2008年有一款與雪球類似的產品Accumulator(累股權證),在股市下跌得環境中瘋狂的收割境內的高凈值客戶,由于教訓太慘痛,境內投資者也根據音譯把這款產品稱為"I kill you later"。非常有意思的是,這款被塵封在歷史中的產品曾經在2006年的牛市中給同樣的客戶帶來了極高的短期收益。前后反差之下,我們可以看到同樣的金融衍生品在不同的市場環境下會有截然不同的表現,與累股權證類似的雪球產品可謂是牛市下的“蜜糖”,熊市時的“砒霜”,如果我們沒有看到雪球的產品本質而把他盲目的當作一款高收益產品,當市場出現波動的時候,結果一定是非常慘痛的。
這次監管發聲,我覺得是非常到位的,事實上,在連續兩年的牛市下,雪球的收益不斷被兌現,在收益幻境下,境內大量財富管理機構把雪球當作一款高收益固收產品在向客戶推薦,在銷售過程中所積累的銷售錯誤風險,遠遠大于市場波動對雪球產品表現的影響。控制雪球產品的銷售合規,甚至制訂向個人高凈值客戶銷售衍生品的合規細則,在此時是非常必要的。金融是一項和數字打交道的專業工作,這樣的專業性也要體現在銷售上,因為過去的高收益而淡化了風險,這和金融的專業性是背道而馳的。
不再猶豫
轉某銀行朋友:衍生品本身是一個中性的風險管理工具,媒體不能因為要流量,就一味的妖魔化和污名化。“雪球”的發展有一定的歷史必然性,做好適當性管理和銷售管理才是關注的重點,而不是靠一些聳人聽聞的標題和陰謀論來扣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