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監管之下,選擇出海的礦企都去了哪?
Zey
監管機構表態重拳打擊挖礦,目前只有依賴“火電”的內蒙古明確響應并出臺清退政策,水電充裕的云貴川未見行動。
被稱為比特幣挖礦礦都的四川,2020年全省在“豐水期”放棄水電202億千瓦,而根據電力部門的估計,2021年四川境內比特幣挖礦的用電量約113億千瓦。電反正是用不完,用來挖礦不正好?
事實上,對于比特幣挖礦玩家來說,水電在枯水季節仍然不夠用,他們一般是當候鳥,豐水期在云貴川,枯水期則去西北用火電。另外,挖礦不但消耗大量能源,還有大量碳排放,這和碳達峰目標相違背。去年全球挖礦產生了6900萬噸二氧化碳,占總體排放量的1%,20年可內將地球氣溫提高2℃。
從目前的信息來看,四川只是召集了能源企業召開座談會,商討內容可能是關停礦場多出來的電怎么辦。未有官方召集“礦主”座談的消息。那么需要注意的是,以四川為例,600多個中大型礦場,有的是地方政府招商引資而來,當初鼓掌歡迎,如今要關停,希望注意程序正義和手段合法。
至于水電過剩的問題,可以加強特高壓電網建設,而不是以此作為有組織挖礦的借口。
薄荷醬
用真實的電力來挖虛擬的貨幣普遍被視作是一種“能源浪費”的行為,也成為了很多人對虛擬貨幣進行道德批判的落腳點。但對于采用清潔能源發出的電力,在滿足了民生和其他商業用途的前提下,能夠以市場的價格賣給商業的挖礦者來賺取利潤,其實對電力公司和地方政府而言也是一種利好,況且挖礦項目的落地也解決了一定的就業問題。
因此,對于和虛擬貨幣炒作有著非常大不同的挖礦類項目,采取“一刀切”的關停似乎并不妥當。在比特幣礦機的產業鏈上還有芯片、礦機生產等實體產業的發展,這也并不是“炒作”或者無任何經濟價值的產業,這些產業也解決了就業,創造了稅收。因此對于地方政府,更需要的是精細研判這個產業存在的利弊,再采取相應的手段來引導其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