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姆的轉變
????一只在曼哈頓上西區人類家庭長大的黑猩猩的生命傳奇
????作者:Daniel Okrent
????看書的時候,偶爾會遇到重要情節言而未盡、關鍵疑問懸而未決、好人壞人一目了然的作品,而書的作者試圖擺出一副漠不關心的架勢,卻按捺不住強烈的偏見。
????事實上,我遇到這種書的幾率很多,而且幾乎都會很快合上不看。但是,當我碰上(Bantam出版的)《尼姆?奇姆斯基:一只將會變為人類的黑猩猩》(Nim Chimsky: The Chimp Who Would Be Human)一書時,卻迫不及待地從頭至尾一氣看完,因為它是如此的新奇、如此的動人、如此的引人入勝,以至于讓我原諒了它的瑕疵,并讓真情隨著經歷的變化而流露。
????我知道這是一番溢美之辭,但是伊麗莎白?赫斯(Elizabeth Hess)的這本書不枉此言。1973年,為了證明諾姆?喬姆斯基(Noam Chomsky,美國著名思想家、社會活動家——譯注)的語言學理論存在錯誤,哥倫比亞大學(Columbia University)的心理學家赫伯特?特雷斯(Herbert Terrace)開始教授一只黑猩猩學習美國手語(American Sign Language)。這只接受實驗的小可愛(有一個意味深長的名字)將被作為人類家庭的成員撫養長大,并盡可能地融入到人類的生活方式中。
????故事的梗概是關于尼姆在全曼哈頓上西區(Upper West Side of Manhattan)都可能算得上是最好的玩伴、最有前途的學生、最聰明的蹣跚學步的孩子。(在此需要指出的是,我對動物不感興趣,而且認為有必要使用某些物種進行醫學研究。)尼姆掌握了驚人的詞匯量,也學會了數不清的人類習慣和愛好(由于身處上世紀七十年代,所以這些習慣還包括吸煙在內)。它不僅和人類的兄弟姐妹及父母相濡以沫,還與作為另一物種存在的智人(Homo sapiens)朝夕相處。在某一階段,當人們讓尼姆對一堆人類和黑猩猩的照片進行分類挑選時,它把自己的照片和人類照片放在了一起。尼姆的一位保姆說:“我覺得尼姆對自己是一只黑猩猩根本沒有概念。”
????對此,赫斯將其解釋為潛伏在意愿最良好的動物研究中的不被承認的現實。因為隨著尼姆發育得過于龐大和強壯、情緒過于喜怒無常、以至于不能繼續作為馴服的手勢猜謎游戲對象的時候,它就到了無處可去的地步。但是,尼姆在比大多數用于類似實驗的黑猩猩幸運很多,經歷多家機構間的輾轉之后,落戶并終老于德克薩斯州的一個動物保護區的鐵籠。在那里,它打發時間的方法就是徒勞地試圖用手語和呆望著它的無知游客進行交流。
????這并非一個完全殘酷的故事;尼姆是一只令人著迷的黑猩猩,生命曾經被它觸碰過的人也非常引人注目。(我認為作者對特雷斯的粗暴評價的確有失公允,與赫斯的想象相比,特雷斯的本意和動機更顯高尚。)但是,尼姆在離開曼哈頓到德克薩斯定居之前的這段日子,曾經被囚禁在哈德森山谷(Hudson Valley)的一座實驗室。那里飼養的黑猩猩被關在低于標準的狹窄、隔離的籠子里,以供人們進行醫學實驗。盡管尼姆不得不忍受著殘酷的生存條件,但卻幸免于淪為試驗品的下場。然而事實上,那些命中注定要作為實驗品而被人們喂養的猩猩,情況卻好過尼姆。因為它們從來沒有得到過人類的愛和陪伴、然后又被奪去的體會。
????赫斯在書中寫到,現實的情況是“尼姆研究項目沒有收尾計劃。”當然沒有了:從一開始,尼姆項目的研究對象就不是尼姆,而是選擇要研究它的那個物種。
????譯者:董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