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企業社會責任100排行榜
????如果是在2006年,也就是說在大約四年前,“中國企業社會責任排行榜”這樣一份榜單根本不可能出現,因為那一年發布企業社會責任報告的本土企業只有區區18家。但現在,隨著中國境內各項企業社會責任法規和報告標準的涌現,情況已經明顯改變。2010年發布社會責任報告的本土企業超過600家。面對這么多選擇,我們很遺憾這個排行榜不能囊括更多的企業。同時,也正是因為有如此多的公司發布社會責任報告,在連續四次進行企業社會責任調查之后,我們決定今年推出“中國企業社會責任100排行榜”。
????在2009年度“《財富》(中文版)/AccountAbility企業社會責任管理調查”中,“認識缺乏”被選為阻礙中國企業社會責任表現進一步提高的最大障礙。媒體在推動企業社會責任參與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有鑒于此,《財富》(中文版)聯合銀則企業管理咨詢(上海)有限公司(InnoCSR)推出“中國企業社會責任100排行榜”,希望能推波助瀾,提升中國企業的社會責任意識,在企業間和社會上分享優秀的企業社會責任案例。通過把每個企業的社會責任表現放在聚光燈下,社會責任表現突出的中國企業能得到應有的認可。通過這份排行榜,可以為本土企業和外資企業的在華運營提供社會責任衡量標桿,并為彼此之間的比較提供依據。
????《財富》(中文版)發布企業社會責任排行榜,是為了告訴中國本土企業和在華外資企業:這個社會對它們有怎樣的期望,它們如何才能實現可持續發展。我們期望此排行榜能發揮平臺的作用,促進企業和利益相關方的持續對話,幫助企業完成自身的變革,實現可持續發展。
????——本刊編輯部
???>>查看本排行榜英文版
排名 | 《財富》 中國500強排名 | 中國本土企業 | 行業 | 得分 |
---|---|---|---|---|
1 | 36 | 中國遠洋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 工業 | 64.1 |
2 | 3 | 中國移動有限公司 | 電信 | 62.5 |
3 | 20 | 聯想集團有限公司 | 高科技 | 62 |
4 | 1 | 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石油與天然氣 | 56.3 |
5 | 15 | 寶山鋼鐵股份有限公司 | 原材料 | 55.3 |
6 | 23 | 五礦發展股份有限公司 | 原材料 | 53 |
7 | 18 | 中國神華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 原材料 | 52.6 |
8 | 37 | 中國中煤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 原材料 | 51.9 |
9 | 8 | 中國建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 金融 | 47.3 |
10 | 10 | 中國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 金融 | 45.3 |
11 | 13 | 中國冶金科工股份有限公司 | 原材料 | 44.5 |
12 | 26 | 交通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 金融 | 42.9 |
13 | 32 | 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 | 高科技 | 41.5 |
14 | 4 | 中國鐵建股份有限公司 | 工業 | 41.4 |
15 | 28 | 山西太鋼不銹鋼股份有限公司 | 原材料 | 41.2 |
15 | 29 | 中國鋁業股份有限公司 | 原材料 | 41.2 |
17 | 46 | 大唐國際發電股份有限公司 | 工業 | 41.1 |
18 | 16 | 中國平安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 金融 | 40.8 |
18 | 57 | 中信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 金融 | 40.8 |
20 | 7 | 中國工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 金融 | 40.5 |
21 | 35 | 中國南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 | 航空 | 40.2 |
21 | 33 | 蘇寧電器股份有限公司 | 零售 | 40.2 |
23 | 11 | 中國交通建設股份有限公司 | 工業 | 39.9 |
24 | 54 | 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 | 電子消費品 | 39.7 |
25 | 21 | 中國海洋石油股份有限公司 | 石油與天然氣 | 39 |
25 | 43 | 中國國際航空股份有限公司 | 航空 | 39 |
27 | 30 | 鞍鋼股份有限公司 | 原材料 | 38.9 |
28 | 45 | 萬科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 金融 | 38.1 |
29 | 2 | 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 | 石油與天然氣 | 37.4 |
30 | 17 | 上海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 汽車 | 37 |
31 | 42 | 招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 金融 | 35.8 |
32 | 34 | 上海電氣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 工業 | 35.2 |
33 | 47 | 廣東美的電器股份有限公司 | 電子消費品 | 32.7 |
34 | 14 | 中國聯合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 電信 | 32.4 |
34 | 55 | 中國民生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 金融 | 32.4 |
36 | 24 | 東風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 汽車 | 32 |
37 | 52 | TCL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 電子消費品 | 31.4 |
38 | 38 | 武漢鋼鐵股份有限公司 | 原材料 | 29.6 |
39 | 22 | 中國太平洋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 金融 | 29.5 |
40 | 63 | 中國東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 | 航空 | 29 |
41 | 6 | 中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 金融 | 28.8 |
42 | 51 | 北汽福田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 汽車 | 28.1 |
43 | 9 | 中國建筑股份有限公司 | 工業 | 27.1 |
44 | 56 | 湖南華菱管線股份有限公司 | 原材料 | 24.6 |
45 | 5 | 中國中鐵股份有限公司 | 工業 | 23.9 |
46 | 61 | 中國北車股份有限公司 | 工業 | 23.7 |
47 | 41 | 江西銅業股份有限公司 | 原材料 | 22.7 |
48 | 49 | 中國南車股份有限公司 | 工業 | 21.8 |
49 | 12 | 中國電信股份有限公司 | 電信 | 20.6 |
50 | 39 | 馬鞍山鋼鐵股份有限公司 | 原材料 | 18.1 |
在華外資公司50強
?
排名 | 《財富》 世界500強排名 | 外資企業 | 行業 | 得分 |
---|---|---|---|---|
1 | 131 | 戴爾 | 高科技 | 67.6 |
2 | 2 | 荷蘭皇家殼牌 | 石油和天然氣 | 67.5 |
3 | 89 | 東芝 | 電子消費品 | 67.2 |
4 | 209 | 英特爾 | 高科技 | 67 |
5 | 81 | 巴斯夫 | 原材料 | 66.7 |
6 | 13 | 通用電氣 | 工業 | 66.6 |
7 | 32 | 三星電子 | 電子消費品 | 66.5 |
8 | 120 | 諾基亞 | 電信 | 65.8 |
9 | 23 | 福特汽車 | 汽車 | 64.9 |
10 | 264 | 夏普 | 電子消費品 | 63.5 |
11 | 65 | 松下電器 | 電子消費品 | 62.6 |
12 | 170 | 拜耳 | 原材料 | 61.8 |
13 | 121 | 聯合利華 | 日用消費品 | 61.4 |
14 | 30 | 戴姆勒 | 汽車 | 61.2 |
15 | 69 | 索尼 | 電子消費品 | 60.4 |
16 | 391 | 摩托羅拉 | 電信 | 60.3 |
17 | 1 | 沃爾瑪 | 零售 | 59 |
17 | 44 | 雀巢 | 日用消費品 | 59 |
19 | 66 | 寶潔 | 日用消費品 | 58.9 |
19 | 4 | BP | 石油和天然氣 | 58.9 |
21 | 402 | 理光 | 高科技 | 58.8 |
22 | 370 | 3M 公司 | 工業 | 58.7 |
23 | 16 | 大眾汽車 | 汽車 | 57.4 |
24 | 161 | 陶氏化工 | 原材料 | 56.3 |
24 | 301 | 愛立信 | 電信 | 56.3 |
26 | 78 | 現代汽車 | 汽車 | 55.8 |
27 | 237 | ABB 公司 | 工業 | 55.6 |
27 | 26 | 惠普 | 高科技 | 55.6 |
29 | 67 | 樂金 | 電信 | 55.3 |
30 | 51 | 本田汽車 | 汽車 | 54.5 |
31 | 465 | 華碩科技 | 高科技 | 54.3 |
32 | 216 | 佳能 | 電子消費品 | 54 |
32 | 487 | 宏電腦 | 高科技 | 54 |
34 | 455 | 金佰利 | 日用消費品 | 52.7 |
35 | 342 | 歐萊雅 | 日用消費品 | 52.4 |
36 | 40 | 西門子 | 電信 | 52.3 |
37 | 272 | 浦項制鐵 | 原材料 | 52 |
38 | 231 | 飛利浦 | 電子消費品 | 50.5 |
39 | 369 | 埃森哲 | 其他 | 50.4 |
40 | 479 | 三洋 | 電子消費品 | 49.4 |
41 | 146 | 三菱 | 汽車 | 49.2 |
42 | 418 | 阿爾卡特-朗訊 | 高科技 | 49 |
42 | 5 | 豐田汽車 | 汽車 | 49 |
44 | 47 | 日立 | 工業 | 48.7 |
45 | 48 | IBM | 高科技 | 48.6 |
46 | 22 | 家樂福 | 零售 | 48.5 |
47 | 63 | 日產 | 汽車 | 45.6 |
48 | 206 | 丸紅 | 工業 | 43.8 |
49 | 164 | 三井物產 | 工業 | 43.6 |
50 | 195 | 伊藤忠 | 工業 | 43.3 |
榜單說明
本排行榜是如何產生的?
????2011年度 《財富》 中國企業社會責任100排行榜,由《財富》(中文版)聯合銀則企業管理咨詢(上海)有限公司制作完成。為制作此排行榜,我們成立了研究評審委員會,其成員全程參與并主導本排行榜評分模型的構建。
《財富》中國企業社會責任100排行榜評審委員會
李潤錫(Sam Yoon-Suk Lee)
????銀則企業管理咨詢 (上海) 有限公司 (InnoCSR)創始人及CEO
周祖城
????上海交通大學,組織管理與商業倫理教授
芮博瀾(Bala Ramasamy)
????中歐國際工商學院經濟學教授
李在爀(Jay Hyuk Rhee)
????韓國高麗大學商學院,國際商業與戰略教授
周展宏
????《財富》(中文版) 助理執行總編
?
???本排行榜設立的初衷是:
????提升中國企業社會責任意識;
????發揚企業社會責任優秀案例;
????為在華經營企業提供社會責任衡量標桿;
????鼓勵企業在社會責任領域的良性競爭。
????本排行榜意在協調企業社會責任的國際趨勢和本土規范。在此思想指引下,研發團隊首先研究了一系列世界領先的企業社會責任排名方法,從中找出通用衡量標準,然后參照、比對了中國法律法規和企業社會責任現狀,與中國的企業社會責任專家進行了溝通,聽取他們對中國企業社會責任課題的看法,進一步完善評分模型。
????界定出一系列企業社會責任核心議題后,研發團隊從中抽取了評估指標,再圍繞環境,社會,企業治理三個領域構建了評分框架體系。項目整個研發進程都有來自中國和亞洲的企業社會責任專家對評分架構和評估指標進行評審,對其相關性和可靠性提出意見和建議。
排行榜衡量什么?
????企業排名基于它們在三個領域的加權累計得分,每個領域的得分來自其下各標準。如圖1所示, 整個評分框架中共有12個標準,并進一步細分為45個次級標準和180個評分指標。每個評分指標是一系列問題。經過銀則培訓的分析員通過公開渠道信息、第三方發布、媒體報道去回答問題,然后給企業評分。
行業權重
????企業綜合得分和排名基于三個領域和12項標準的加權累計。每個領域都由四個權重相等的標準構成,而領域的權重是由企業所在行業決定。對于高耗能、高污染行業內的企業,企業環境表現將被賦予更高的權重。例如,航空、汽車等行業的環境領域得分權重為40%。相反,對于相對低污染、低耗能行業內的企業,它們在社會領域的得分被賦予40%的權重,環境領域獲得30%的權重。對于所有行業,企業治理領域的權重都是30%。
如何篩選上榜企業?
????上榜的中國企業和在華外資企業都是根據本排行榜的需要嚴格篩選的。中國企業,是從2010年度《財富》中國500強中,篩選出發布了2009年度社會責任報告的企業,再選取500強排行榜上排名最高的50家企業進入本排行榜。
????外資企業名單則首先來自2010年度《財富》世界500強排行榜。然后,我們根據商務部提供的外資企業在華投資額排名,選出境內投資額最高的50家企業。此外,所有上榜外資企業需要連續三年發布企業社會責任報告。
參考基準 —— ISO26000
????2010年11月1日發布后,ISO26000已經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超過99個發達國家以及發展中國家成員團體參與了這項標準的制定工作。最近,這項標準也得到了中國政府的批準。鑒于以上因素,本排行榜的評審委員會和研發團隊也參考了ISO26000標準。
????ISO26000標準涵蓋7個核心議題,每個核心議題下設一系列分支課題,每一個分支課題對應一系列行為和預期。雖然ISO26000在架構上和本排行榜存在著一定的區別,但研發團隊的比對表明,兩者在內容上契合度非常高。我們將ISO26000的7個核心議題及其36個分支課題逐一與本排行榜的評分架構進行了比對,發現后者覆蓋了前者的7個核心主題,33個分支課題。
?
局限
????《財富》中國企業社會責任100排行榜旨在向公眾提供一個獨立的、標準化的評估架構,以衡量在華優秀企業的社會責任表現和信息披露情況。為保證公平一致,我們的評分只基于公開渠道的信息披露,包括年報、企業社會責任報告、公司網站以及可靠的媒體渠道。部分企業,特別是中國本土企業,缺乏社會責任信息披露經驗,披露覆蓋面仍不夠廣泛。因此,本排行榜不能保證毫無遺漏地覆蓋企業的所有社會責任行為。
????另外,我們的評分僅基于2009財年披露的企業表現數據。所有上榜公司必須在2009財年發布過企業社會責任報告。我們無法對未發布社會責任報告的企業進行評估,因此不得不從榜單中移除。
????最后,對于外資企業,我們評估的是其在華運營和信息披露情況,因此尚無法對本土企業和外資企業的評分進行直接的比較。今后,我們希望進一步完善評分模型,增強兩者間的可比性。
進一步完善
????企業社會責任的內涵并非一成不變,根據評審委員會和利益相關方的反饋意見,研發團隊會不斷完善這個評分模型。在全球范圍內,同類的模型越來越多,而且越來越多人開始關注評分模型的構建方法。為此,我們決定公布相關文件和較詳細研發方案(限于雜志的版面,更詳細的方案可向《財富》或者銀則公司索取),希望與眾讀者、專家持續交流,調整并完善我們的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