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晉兵法與吳子
????《吳子》作為《孫子兵法》在新時代的發展,其價值不容低估
????作者:胡泳
????三晉文化指春秋晉國及戰國韓、趙、魏一帶的中原文化。春秋晚期,晉是北方的超級大國,楚是南方的超級大國。曾在外流亡 19 年的晉文公洞察天下大勢,深知欲霸中原,必先抑楚;抑楚,必先整頓內政與富國強兵,然后西聯秦,東聯齊。他手下有名將先軫。周襄王十九年(前 633 年),楚成王帶順從他的諸侯圍攻宋國,先軫顯示了極佳的判斷力:“取威、定霸,于是乎在矣。”就是說,晉楚必有一戰,勝者即可奠定霸業。
????城濮決戰當中,晉軍針對楚軍部署及其主帥驕躁輕敵的特點,采取避強擊弱、佯退誘敵、各個擊破的戰法,取得了決定性勝利。時人稱:“城濮之事,先軫之謀。”先軫兵不厭詐,開創了兵法的先河,為之后的孫武、吳起創造了豐富的想象空間。晉國成為中原地區諸侯國的霸主長達百余年,可以說先軫功勞最大,可惜他的兵書《孫軫》失傳了。
????戰國時“三家分晉”,魏國實力較強,加之魏文侯時的“李悝變法”,魏國在政治、經濟、軍事上很快強大起來。前 344 年,魏惠王遷都大梁(今河南開封),魏國達到鼎盛時期。但是,魏國為了統一晉,攻打韓、趙,而與齊發生桂陵之戰(前 354 年)與馬陵之戰(前 341 年),結果魏國被打敗,失去了強勢。
????魏國的兵書,有《吳子》、《李子》(李悝的兵法)、《尉繚子》、《魏公子》(信陵君無忌的兵法)。流傳后世的,是《吳子》和《尉繚子》。韓國沒有兵書傳世。趙國有兩種兵書,一是今《荀子》中的《議兵》篇;二是《龐》。龐是趙孝成王的將軍,號稱臨武君。他的老師是楚國的曷鳥冠子。《龐》只有三篇,今《 曷鳥冠子》有六篇,內容記的是龐子問兵于曷鳥冠子。
????《吳子》系“武經七書”之一。該書戰國時代即已流傳,《漢書.藝文志》著錄“吳起四十八篇”,后多佚失,僅存《圖國》、《料敵》、《治兵》、《論將》、《應變》、《勵士》6 篇, 近 5,000 字。從韓非一直到司馬遷時代,吳起之書在社會上流傳很廣,但未必盡為吳起所作。
????歷來孫吳并稱,《吳子》盡管不全,還是非常有用。張豈之在《中國歷史十五講》中對《吳子》評價說:《吳子》反映的是戰國后期到秦漢時代大兵團以騎兵作戰為主要形式的軍事戰爭實況,它所提出的軍事思想及作戰原則,是《孫子兵法》在新時代的發展,其價值不容低估。
????《圖國第一》首先闡述了戰爭觀,認為“修德廢武”和“恃眾好勇”都是不可取的。戰爭既不是可以無條件仗恃的手段,也不是可以完全避免采用的手段,“內修文德,而外治武備”才是正確的態度。
????《料敵第二》論述判斷敵情、因敵制勝的方法。“審敵虛實,而趨其危。”熟知敵我雙方情況,是獲勝的前提條件之一。要乘敵處于困難境地之時,抓住戰機迅速擊滅之。相反,當敵人強大而又處于有利形勢時,則應避免決戰,“見可而進,知難而退”。
????《治兵第三》論述了軍隊建設,認為軍隊能否打勝仗,不完全取決于數量上的優勢,重要的是軍隊的質量。兵“不在乎眾”,“以治為勝”。如何“以治為勝”?一是建成“父子之兵”,也就是令行禁止的精兵,“居則有禮,動則有威,進不可當,退不可追,前卻有節,左右應麾,雖絕成陳,雖散成行。與之安,與之危,其眾可合而不可離,可用而不可疲。投之所往,天下莫當。”二是治軍要以“教戒為先”,包括軍事基礎訓練和戰備行動訓練。三是培養治軍將領的果敢決心和深邃謀略。《吳子》要求將領在作戰指揮時,猶如“坐漏船之中,伏燒屋之下”那樣謹慎、冷靜;而待計謀已成,決定一下,行動則要迅速,要使“智者不及謀,勇者不及怒”。“用兵之害,猶豫最大,三軍之災,生于狐疑。”
????《論將第四》闡述為將的標準和將領的職責。將領必須具備“五慎”、“四機”等軍事素質。所謂“五慎”,即“理、備、果、戒、約”五個條件,要求將領具有“治眾如治寡”的治軍才能,“出門如見敵”的敵情觀念,“臨敵不怯生”的獻身精神,“雖克如始戰”的謹慎態度,“法令省而不煩”的治軍作風。所謂“四機”,即“氣機、地機、事機、力機”,要求將領必須掌握部隊的士氣,充分利用地形,運用謀略勝敵,隨時注意增強部隊的戰斗力。
????《應變第五》論述臨敵應變的戰術思想和戰法運用。它首先指出,任何情況下,軍隊都必須聽從指揮。“三軍服威,士卒用命,則戰無強敵,攻無堅陣矣。”然后,分別論述各種情況下的不同戰法,提出了山地作戰、水上作戰、圍攻城邑、防御襲擊等作戰原則。
????《勵士第六》強調獎勵有功將士以激勵士氣的重要性。士氣,即精神的力量,在戰爭中起不容低估的作用。國家若能做到“發號布令而人樂聞,興師動眾而人樂戰,交兵接刃而人樂死”,則何往而不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