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欧美日韩国产成人精品影院,亚洲国产欧美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亚洲国产成人影院,久久国产成人亚洲精品影院老金,九九精品成人免费国产片,国产精品成人综合网,国产成人一区二区三区,国产成...

立即打開
都到狗年了,你還在討厭自己的工作嗎?

都到狗年了,你還在討厭自己的工作嗎?

Elliott Zaagman 2018-03-06
當你認清自己、全力以赴,用誠心和誠信,以合理的方式去發揮自己的專長、追求你所鐘愛的事業的時候,你的職業發展也將會打開新的局面,讓你發現自己“存在的原因”。

編者注:本文作者Elliott Zaagman(艾略特·扎格曼)是一名培訓師、組織變革管理咨詢師,專注于幫助中國企業走向全球化。他所采用的全方位四維討論模型,可以從內到外改善企業的管理模式,幫助公司盡快邁出通往國際化的重要一步。您可以通過LinkedIn或個人微信號:ezaagman與他聯絡,或關注他的新浪微博和知乎賬號:@Ell小查。

經作者授權,本文中文版轉發自虎嗅首發文章,由虎嗅編譯,轉載須經作者同意。

在幾個月前,我參加了一個為期7天的靜修班,地點位于北京郊區,和我一起的還有14位成員。我們到這里的主要目的是希望能夠提振精神,平復思緒,澄澈內心。

靜修伊始,老師要求我們每個人都確定一個目標,找到自己生活中最想解決又最難克服的問題。當團隊中的其他成員分享自己的心事時,一位女士的發言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我討厭自己所做過的每份工作,希望這次靜修能改變這種情況。”

這樣聽來,那位女士的工作估計不太好吧?

恰恰相反,她的職位可能是很多人都夢寐以求的。她本科畢業于美國知名大學,后來又在紐約和北京的知名金融咨詢公司工作。

那么問題就出現了:為什么像她這樣有著令人艷羨的收入和地位的人,會如此厭惡自己的工作呢?

首先,和這位女士有類似感受的人其實并不在少數。根據想象科技(一家總部位于北京的社會科學研究機構和咨詢公司)的調查,91%的中國90后受訪年輕人不喜歡自己的工作;而在美國的很多真人秀節目和電影中——比如《辦公室風云》(The Office)、《惡老板》(Horrible Bosses),以及《上班一條蟲》(Office Space)——最經常出現的主題也幾乎都是可憐的辦公室職員被瑣碎繁雜的工作折磨得身心俱疲。

由此可見,厭惡工作,實在不是一個孤立現象,它幾乎可以被看成是一個世界性問題。

所以,當農歷狗年到來之時,你將如何面對那些煩惱之源?在新年的鐘聲敲響過后,你是否能在工作與生活中獲得滿足與幸福?

請確認:錢到底對你有多重要?

盡管老話常說“錢買不來幸福”,但現實地講,這句話并不完全正確。在當今社會,一個人對財富的態度是影響其幸福感的重要因素之一。

一項由150多個國家的數十萬人共同參與的調查研究顯示,“錢能讓人更快樂”這一世俗看法,在某種程度上說確實是正確的。尤其是對于中低收入者而言,財富確實可以有效地提升他們的幸福感。

以美國為例,美國的中等收入基準大約是年收入5~7萬美元,正如下圖所示,財富對于年收入低于4萬美元的人的意義明顯要高于年收入在4萬美元以上的人士。另外,盡管年收入在4~7萬美元的人也會因為收入的增加而表現出興奮,但這樣的情感變化也不像年收入低于4萬美元的人士那樣明顯。

而到了7~11萬美元區間,錢的影響明顯變小;隨著人們的收入從11萬美元逐漸增長到21萬美元,錢與幸福感的正相關越來越弱;對于年入20萬美元的美國人來說,他的幸福與否似乎已經與美元完全無關了。

最后,這項研究還發現,年收入從4萬美元提高到21萬美元的人所獲得的滿足感與年收入從1萬美元提升到3萬美元的人所獲得的成就感基本相當。也就是說,一旦年收入跨過4萬門檻,那么你只有賺到21萬才能夠依稀體會到當年剛賺到4萬美元時的興奮與快樂。

上述研究主要是考量收入與幸福感之間的直接聯系,那么如果將錢的因素去掉,單純考察幸福感本身呢?另外一項調查研究發現,收入的多少與幸福感之間沒有鮮明的正相關關系。

在訪問了多個國家的不同收入群體后,研究人員發現,年收入在3.2萬美元以上的人僅比平均收入高于2,000美元的人幸福度高上10%;就美國本土而言,年收入在4萬美元或以上的人,其幸福感基本上都在同一水平線上。

不過,上述研究也只是展示了收入與幸福感之間的相關性,而非因果性。舉一個例子,當一個人身體健康、心情愉快時,就算他(她)目前的可支配財富并不多,但由于其有能力賺更多的錢,因此他(她)反而可能有更高的幸福感。

反過來講,當一個人正在被病痛所折磨,那即便其此刻擁有可觀的財富,自己也難言開心;考慮到健康問題還會威脅到現有工作,他(她)的感受離幸福二字就更加遙遠了。

根據上文的數據和資料,我想我們至少能達成兩個共識:第一,“有錢總比沒錢好,錢多總比錢少好”;第二,作為幸福的來源之一,金錢也無法沖破經濟學家所說的“邊際效應遞減法則”的桎梏。

所謂“邊際效應遞減法則”是指,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如果一種投入要素連續地等量增加,增加到一定產值后,所提供的產品的效用就會下降,即可變要素的邊際產量會遞減。

舉一個簡單的例子,想象一下你剛剛入住新公寓的情景。那時整個房間空空如也,沒有任何家具,而你需要一個沙發。那么很明顯,這個沙發一定會令你覺得“非常有用”;之后你可能又買了一個新沙發,但相比之下,你肯定會覺得它就不似其“大哥”那樣“有用”了;而如果你又連續買了第三個、第四個沙發……是的,盡管這不太現實,但我們不妨假想一下,當你的房間充滿各種沙發的時候,你會沒有足夠的空間來擺放桌椅和床。此時,那些多余的沙發就會給你帶來負面影響,你甚至會考慮花些錢請人將它們都弄走。

當然從心理學角度說,并非所有人都會意識到邊際效應遞減法則的影響,對于這些人來說,他們實際上進入了一種成癮狀態。拿酒精來舉例,第一瓶酒也許會令你很開懷,你感覺身心獲得了放松,一切都變得更好了;但當你喝到第6、第7、第8瓶的時候呢?要是你每天都保持這樣的酒量呢?很明顯,最初帶來的積極效果到了此時已經完全蛻變成了破壞性影響。所以對于成癮者來說,當他面對滿屋子的沙發時,他更可能會說的是:“你知道如何讓屋子更漂亮嗎?再來一個沙發。”

雖然大多數時候,讓人們上癮的是酒精、毒品這一類實體性事物,但有些時候,一些人也會被抽象的東西所深深吸引,甚至難以自拔。

“我的很多客戶并沒有意識到自己已經上癮了。”陳杰俊(音譯),這位在波士頓和北京都有過工作經歷的資深心理分析師對我說,“我服務過的客戶不僅有沉迷于金錢、權力和性的商人,也包括一些瘋狂擔憂子女、不停給孩子施壓的家長。但不論哪種情況,有一點是共通的:人們自認為自己所匱乏的東西其實正是自己郁郁不樂的源頭。”

也有一些人,雖然他們清楚的知道上癮所帶來的負面影響,但他們自己卻無法完成內部突破。

“上癮其實是在轉移注意力,是逃避自己所面對的真實困境。酗酒者沉迷于酒精是想用酒醉來忘卻生活的煩惱;而當這些酗酒者變身工作狂,其原因可能也并不是因為他們熱愛加班,僅僅是因為,他們不愿回到那個因為自己的酗酒而變得支離破碎的家庭。”陳杰俊如是說。

說回“錢”的話題,其實向往財富與地位本是人之常情,追名逐利本身也無可厚非。就拿中國來說,許多中國人會因為自己的“第一桶金”而興奮不已,因為那是改變他們命運的財富,它可能會讓生活在貧困線的人一躍躋身中產,也可能讓一個上班族一舉實現財富自由——第一桶金的確是美好的。

但問題在于,隨著財富的增加,財富所帶來的興奮感卻越來越小。而這時候大多數人又是怎么想的呢?他們并沒有意識到這是邊際效應遞減所帶來的必然結果,他們反而會去想:“我之所以不開心是因為我開的是輛大眾,可如果現在我有一輛特斯拉呢?那一切就會不一樣。”或者是:“主管這個職位我已經當夠了,我現在應該去做一名副總裁。”

你以為你不開心是因為你擁有的不夠多,你以為你不快樂是因為你賺的還不夠多;但真相卻是:那些因為你的上癮而被迫犧牲的東西,那些你為了更多的名利而選擇性忽略的人和事,才是你不快樂的根源。

的確,金錢確實能夠讓你擺脫貧窮,但更多的錢并不意味著更多的快樂。

“Ikigai”效應

如果錢不能讓你感到快樂,那讓你快樂的東西究竟是什么呢?

在這里,我需要引入一個日語詞匯——Ikigai,直譯過來,稱為“存在的原因”。

在日本文化里,人們相信,每個人的Ikigai都是獨一無二的。Ikigai不等同于職業、喜好等具體概念,它的內涵更為豐富而多元。一旦你發現了那個專屬于自己的Ikigai,你就能夠獲得人生的滿足感,找到自己存在的意義。

怎樣才能在繁雜的工作與日常的瑣事中找到Ikigai呢?日本學者認為,Ikigai涉及四個概念:你所鐘愛之事、你所擅長之能、你所必履之責、你所營生之業。

而在我看來,“鐘愛之事”與“擅長之能”的交集是“激情”(Passion);“鐘愛之事”與“必履之責”的交集是“使命”(Mission);“必履之責”與“營生之業”的交集是“天職”(Vocation);“營生之業”與“擅長之能”的交集則是“專業”(Profession)。

換句話說,激情、使命、天職、專業,四者的交集即是Ikigai。

那么在職業選擇的語境下,一個能夠充分體現你存在意義的職業應該是你既喜歡又擅長,既有社會價值又能夠帶來經濟回報的工作。

日本心理學家Kobayashi Tsukasa對Ikigai做了如下解釋:

“只有在個人成熟的基礎上,各種欲望得到滿足,感受過愛與幸福,與他人邂逅并獲得成長,理解了生命的價值,方能真正感知到Ikigai,逐漸完成自我實現。”

對Ikigai的認知和追尋,需要思想的力量和自省的意識。許多人頓悟Ikigai之時也正是他走向成熟之始。換句話說,在懵懂無知的童年和智性灑脫的成年之間,橫亙的那座橋梁即是Ikigai。

那又是什么在阻止人們找尋Ikigai呢?在中國很多90后年輕人的身上,我經常讀到的是自省意識的缺乏和生活激情的缺失;同時,對自己“擅長之能”的無知,連同外界壓力之于其人生決策的影響,也讓他們在自我迷失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據想象科技的另外一組調查顯示,很多年輕人表示,他們之所以難以在生活中收獲滿足感,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其職業生涯是由父母的意志或者是大學的專業來決定的。

工作本身不會決定你幸福與否,你如何看待它才是關鍵

我知道,并非所有人都會認同上文的觀念。有的人可能會認為,所謂Ikigai,不過是一種可望而不可及的奢侈品,是富人和特權人士的階層想象,是極少數天資綽約的年輕人用來打破常規、追逐夢想的武器——然而這些卻都與他們自己無關。

“我花了好幾個月的時間來找工作,如今我在為那個我根本就不在乎的老板打工,我的工作是賣那些我根本不在乎的破機器,而我每天要面對的則是一群我根本就不在乎的客戶。”我的一位朋友對我說,“我討厭這一切,但它畢竟是我的工作,我得靠它糊口。你想讓我在這個破工作里看到點別的什么?甭想了,沒可能的。”

我相信很多人也有類似的感受。的確,我們當中的很多人,每天都在為一個自己根本不愛的工作而奔波勞碌;每天都盼望著自己能夠躍入那個心向往之的職業:它薪酬豐厚又位高權重;提供職位的公司受人尊重又充滿安全感。一句話,它就是我們想象中的“應許之地”。

可是,這個“應許之地”真的存在嗎?你何時才能找到它呢?

耶魯大學的心理學家艾米·瑞斯尼沃斯基(Amy Wrzesniewski)的研究表明,人們對工作的滿意度主要的并非來自于你的薪資,而在于你如何看待它。

在這個研究中,瑞思尼沃斯基采訪了當地一家醫院的清潔工。其中的一組受訪清潔工聲稱,這份工作“沒有什么技術含量”、“能夠輕松搞定”;但另外一組人卻認為,該工作“既復雜又極具挑戰性”。

需要指出的是,這兩組清潔工在調班方面沒有差別,頭銜也都一樣,每天的工作時長也幾乎完全相同。他們之間唯一的區別僅在于各自對工作內容的描述。那些認為這份工作“技術含量低”的清潔工認為,自己的工作就是將任務列表中的每項內容一一完成即可。而那些寫在白紙黑字上的任務,雖然龐雜瑣碎,但幾乎沒有任何互動內容。也就是說,在醫院看來,清潔工的任務并不包含協助醫生和護士護理病人。

而這正是第二組清潔工區別于第一組清潔工的特點。瑞思尼沃斯基發現,這組清潔工在描述其工作時普遍表示,自己除了完成列表中的項目外,每天還會和醫院工作人員、患者和來訪者有過多次溝通。

舉一個更加具體的例子。一位清潔工曾經接到任務:給一名昏迷的患者整理病房。

顯然,單純這項任務本身對于專業的清潔工來說易如反掌,但她卻有另外一層考量:一個更溫馨、更舒適的居住環境是否能夠幫助患者盡快蘇醒呢?

帶著這一期盼,這位清潔工在把房間打掃的一塵不染后,還給患者的病房做了更多貼心的布置。

當然,這也并不是說,做得越多就越好。另外一位清潔工在日常整理病房時逐漸發現,這一房間的患者普遍不喜被外人打擾,他們對清潔工的每日定時檢查衛生頗有反感。于是在迅速感知到患者情緒后,這位清潔工馬上調整了自己的打掃時間,盡力不打擾患者的休息。

上面兩個例子清楚的表明,即使是在旁人看來無甚技術含量的工作,實際上也蘊含著頗多學問。這就是瑞思尼沃斯基所說的“工作藝術”(Job crafting),這項“藝術”能夠重新界定職能的邊界,在使工作更有意義的同時,也讓工作者自身收獲更多的成就感。

當前文所述的第一組清潔員僅僅視工作為任務的時候,另外一組清潔員的思維模式卻是,“如果我是患者家屬,我要怎樣做才能夠更好地護理患者呢?”

很明顯,這種理念已經超越了清潔工作本身的范疇,它已經與醫療行業的價值觀相融合,升華成了一種使命感。而擁有使命感的人總是會有更高的工作滿意度,也更容易成為行業佼佼者。

這個道理也很好理解,換位思考下,如果你是一位雇主,當你想要激發員工主人翁意識的時候,上面兩種工作理念,你覺得哪一種更具有榜樣意義呢?

對于第一組人來說,工作只是工作;但對于第二組人而言,這更像是一種使命,一個能夠彰顯并且踐行自己Ikigai的生活方式。你覺得他們的職業夢想就是要成為清潔工嗎?我深表懷疑。但重點是,不管他們是否實現了自己的職業夢想,他們都在平凡的崗位上找到了更深刻的意義,并且在工作的過程中享受著成就感與滿足感。

最后的思考

那么在狗年來臨之際,你要怎么做才能夠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獲得更大的滿足感呢?以下是幾條實用建議:

1. 密切關注你和錢的關系

作為日常生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錢的特征之一就是可量化。也正是因為它可以被清晰地呈現和比較,我們常常會不自覺地放大它的實際作用,高估其之于幸福的意義。但正如我前文所言,你幸福感的多少其實更多的取決于那些不可被量化的因素,因此,一味追求金錢未必會得到幸福,而低估金錢外的其他因素卻會產生反常的心理激勵結構,損害心理健康。

緩解這種不健康心理狀態的一個辦法,是定期記錄自己的思維狀態,盡可能詳實地寫下自己的情緒變化。除了“開心”和“郁悶”這種相對極端的心理體驗,你更需要關注的是那些微妙的情緒變化,也就是介于“積極情緒”和“消極情緒”之間的“灰色情緒地帶”。每天記錄時,也要留意這些情緒給你帶來的實際影響,哪些情緒產生了連鎖反應,帶來了一系列的情緒變化?這些都是需要關注的重點。

下圖的“情緒圓盤”上記錄了各種細微的情緒變化,我自己也在使用它來改善自己的心理狀態。

不僅是錢,所有能夠對我們的情緒變化產生重要影響的事物(比如愛情和酒)都比我們所預想的要復雜得多。有些東西可能在短期內對我們幫助很大,但從長遠來看卻會阻礙我們的發展。所以說,沒有什么東西可以一概而論;只有當我們能夠更清晰地了解自己,領會到自己與這些事物之間復雜微妙的關系,我們才能合理駕馭自己的愛好,不讓其成為自我發展的絆腳石。

2. 認識你自己,確認價值優先級

一個悲哀的事實是,很多人雖然已經在社會上打拼多年,卻仍然不清楚自己最在乎的東西是什么。而這會帶來許多潛在風險:它可能會出其不意地攪亂你的生活節奏,讓你在面對重要決策時優柔寡斷、做錯選擇;又會在醒悟之后,讓你自怨自艾,放任自己墮入“悔恨之海”。

我曾經輔導過不少自稱生活不如意、工作不順心的人,我發現他們中的很多人其實并不是很清楚自己的“三觀”,有人甚至都說不清自己到底相信什么。

為了幫助他們找回“三觀”,我借用了安迪·克拉克(Andy Clark)的教學方式。克拉克是中國企業培訓界的中流砥柱,也是軟技能培訓公司ClarkMorgan和Shine Training的聯合創始人。

這個方法只需要一副撲克牌。而這副牌的特別之處僅僅在于,每一張牌上都有一個與工作和生活相關的抽象概念。比如,某張牌上可能寫的是“愛情”,另外一張寫的是“友情”,其余的則可能是“物質獎勵”、“名望”、“穩定”、“個人成長”等等。

在進行輔導時,我會首先要求客戶仔細閱讀每一張卡牌,再把他們對這張卡牌的理解講給我聽;之后我會讓他們根據自己的個人體驗把所有卡牌分為三組,左側一組是他們向往的、或認同的價值觀;中間組則是他們不在乎、不關心的事物或理念;最右側一組則是他們最不想要、或是最不能接受的觀念和生活狀態。

一般來說,在完成這一步后,左側的卡牌是最厚的,不過我會先去看卡牌數量最少的一組(一般是最右組),看看他們排斥什么,又是什么在促使他們排斥那些事物和觀念。

下圖是我在工作中拍下的一張照片:

如圖所示,左側牌堆的堆頂牌為“家庭”,顯然,這位客戶家庭觀念很重;中間牌堆上最醒目的是“冒險和探險”,也就是說,他對冒險精神不感興趣;右側堆頂是“節奏快、時間緊”,而這就意味著,嗯……他可能不適合在中國的科技公司工作。

這還沒完,下一步,我會要求他把“不感興趣”和“不喜歡”的牌堆移開,只保留他最重視的那堆價值觀牌。

而這時候,游戲就變得很有趣了,我會要求客戶一張張的放棄這堆牌中的大多數牌,只留下十張他們認為最重要的牌。緊接著,他們還要把這十張牌堆成金字塔型:“塔尖”放的必須是他們最看重的那張牌;第二層則是僅次于塔尖的兩個重要卡牌;以此類推,第三層是三張、第四層則是四張。

到了這一步,很多人都會感覺到無比艱難,因為這涉及到取舍,更準確地說,它談的是放棄:你必須要給自己心目中那些你曾經自以為不分高下的價值觀們排出一個明確清晰的座次來。當然,有些幸運兒可能并不需要這些——他們可能有足夠的時間和條件來實現自己的愿望——但畢竟,大部分人并不是他們。考慮到我們中的多數人只能在有限的空間內盡力地去安排好自己的生活,提前預演取舍的情景就變得很有意義了。

下面這張圖就是我自己的“價值觀金字塔”:

如圖所示,我對“獨立”的向往和對“個人成長”的渴望實際上是與我的家庭觀相沖突的。我必須要在不斷嘗試、不斷尋找更好的辦法去實現個人成長的同時,盡全力保守好我的家庭。這就是權衡——這套教學方法的最核心內容。

除此之外,紙牌法也會給你帶來其他好處:它有助于確認自己的價值觀,明確做事的優先級,還會讓你的決策更高效、更正確。而就我個人而言,上圖的那個金字塔早就已經成為了我的“生命之錨”。在人生的某些艱難時刻,它會幫助我冷靜下來,重新找回自信與決心。不論是在外打拼遭遇挫折,還是內心掙扎無以開解,那十張卡牌和它們的排列方式都會適時地提醒我,幫助我平復內心,與外界和解。

3. 將“工作藝術”融入你的日常工作

即使現在的這份工作并非你的理想職業,你仍然可以找到一些辦法去激發自己的工作熱情,讓其與更廣闊的使命感相結合,就像瑞斯尼沃斯基研究中的那些清潔員那樣。這個辦法不僅會提升你對工作的滿意度,還會讓你在未來獲得更適合自己的工作。

這個辦法我曾經親身嘗試過。

當時我所在的公司深陷財務危機。而我的工作職責主要是人員培訓、人才培養,以及企業價值觀的研究和宣講。雖然這些工作看上去很有意義,但在彼時彼地,它們卻顯得毫無用處。原因也很簡單,當公司里絕大多數員工都在為自己的未來而憂心忡忡的時候,又有幾個人會全心聽課呢?

但饒是如此,我也并沒有選擇離職,也沒有因此而減少自己的工作投入度。我當時想的是,“這家公司的員工最需要的到底是什么?”

隨后,我開始關注那些工作壓力特別大的同事;接著,我又把日常培訓的內容做了一些“微調”:有關公司的課程內容逐漸變少了;有關如何調整工作狀態、如何紓解生活壓力的內容卻增多了。

下班之后,我還組織了不少“課外活動”,這其中就包括幾次在我家中舉辦的聚會。在休息與放松之余,同事們不僅緩解了工作壓力,還豐富了自己的職業社交圈,看上去每個人都很開心。

那么我所做的這些事情,是否讓我自己更開心呢?

當然。

不僅如此,這些活動本身也讓同事們對我有了更多的了解。在發現了“我所擅長之能”和“我所鐘愛之事”后,每當他們發現一個好的工作機會,就會馬上推薦給我,這就讓我的“擅長之能”和“鐘愛之事”,與“必履之責”和“營生之業”產生了交集;于是,我在找到自己Ikigai的同時,也打開了職業發展的新局面。

是的,誠實地去追尋你的Ikigai常常會產生正向的遞歸效應。當你用誠心和誠信、當你用合理的方式去發揮自己專長、追求你所鐘愛的事業的時候,Ikigai圖上的另外兩部分也會“自覺地跑過來”,幫你發現自己“存在的原因”。

而這一切發生的前提,是認清自己、全力以赴。(財富中文網)

熱讀文章
熱門視頻
掃描二維碼下載財富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