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欧美日韩国产成人精品影院,亚洲国产欧美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亚洲国产成人影院,久久国产成人亚洲精品影院老金,九九精品成人免费国产片,国产精品成人综合网,国产成人一区二区三区,国产成...

立即打開
高盛集團還是華爾街老大嗎?

高盛集團還是華爾街老大嗎?

William D. Cohan 2017-10-11
金融界最能賺錢的公司在嚴格監管的時代舉步維艱。如今,它的至尊地位受到了其他大銀行和靈活的金融科技新創企業的挑戰。本文介紹了首席執行官布蘭克費恩如何帶領高盛集團重上巔峰。

2016年公司檔案

高盛

營業收入377億美元

利潤74億美元

員工人數34,400人

股東整體收益(2006-2016 年年均收益率)3.1%

《財富》中文版——勞埃德·布蘭克費恩總是容易焦慮。在哈佛讀書的時候,未來的高盛集團首席執行官擔心自己沒有預科學校的學生聰明,因為他們的見識與一個來自于紐約市外區的小子相比,簡直是天壤之別。他曾經對我說:“我當時眼光非常狹窄。雖然我來自布魯克林,但我的視野也只局限在布魯克林。”他在哈佛法學院的時候很焦慮。他在Donovan Leisure律師事務所從事稅務律師期間也很焦慮。他擔心在J. Aron & Company的工作。1981年,這家大宗商品交易商被高盛收購,一年后他加入該公司從事黃金交易,但他在這方面的經驗少得可憐。

從2006年6月漢克·保爾森成為美國財政部部長之后,現年62歲的布蘭克費恩便一直擔任高盛的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現在他依舊很焦慮。他希望稅務和監管改革能夠幫助高盛重新成為華爾街盈利效率最高的銀行—如果改革能夠在華盛頓的動蕩中得以推行的話。但是與往常一樣,他并不能預見未來,所以他依舊焦慮。他說道:“唉,真希望我不會在五年后回首往事的時候說:‘過去十年是黃金時代。’那樣會很糟糕。但誰知道呢?神降下了40天的洪水,而在第三天的時候,人們說:‘天哪,雨太大了!肯定不會持續太長時間。’結果誰知道呢?”

過去十年,對于高盛和布蘭克費恩自己來說,都是混亂不安的十年。原因當然少不了2008年的金融危機和隨后的監管清算—包括多德-弗蘭克改革法案和沃爾克規則等,它們嚴重抑制了高利潤的自營交易。而一直以來,高盛的自營交易始終都領先于所有競爭對手。《滾石》雜志曾經嘲諷高盛是“一只巨大的吸血烏賊,無情地將觸角纏繞在人類的臉上。”這番描述讓人記憶深刻。布蘭克費恩曾經打趣說高盛和它的同行們在做“上帝的工作”,結果因此遭到了無情的諷刺挖苦。最近,布蘭克費恩陷入了一場嚴重的健康危機:他在2015年被診斷出患有淋巴癌,并接受了幾個月的成功治療。醫生告訴他,病情已經得到緩解。

職業和個人危機可能已經消退,但現在又有新的事情讓布蘭克費恩感到焦慮。

首先,他的長期搭檔加里·科恩離開了公司,前往華盛頓擔任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的國家經濟顧問,使高盛不得不面臨10年來規模最大的一次管理層調整。摩根大通、美國銀行和富國銀行等規模更大、資本金更充足的銀行業競爭對手,紛紛實現了創紀錄或接近紀錄的利潤,而在當前的監管環境下,高盛卻仍然在努力尋找立足點。目前的監管偏向于減少風險承擔,使高盛的風險承受能力得不到充分利用。但華爾街有許多人預計,科恩和高盛系的另一位代表—財政部部長史蒂夫·姆努欽,會想方設法放松監管。

與此同時,高盛的老對手摩根士丹利贏得了行業分析師的贊揚,他們認為摩根士丹利收購美邦,進軍更穩定的收費投資管理業務,是明智之舉。而此時,高盛仍然認為,投資銀行與交易業務,將在華爾街重現輝煌。在華爾街擔任研究分析師數十年的蓋伊·莫什科夫斯基解釋稱:“高盛的策略就像是:‘我們只要耐心等待,世界總會變成我們想要的樣子。’而摩根士丹利的策略則是:‘我們要果斷行動,不畏艱難。’”莫什科夫斯基現任Autonomous Research的主理合伙人兼研究總監。

其次,金融科技行業的威脅日益加劇。越來越多的硅谷金融公司開始通過互聯網,將華爾街數個世紀以來一直做得很好的工作去中介化:將手里有資金并且想要對外借貸或投資的人與需要借款或想利用貸款創業或發展公司的人建立直接聯系。目前這種威脅仍然無足輕重,因為新創企業主要選擇的是信用卡和助學貸款市場這些容易實現的目標。但距離金融科技公司承銷股票和債券以及發放公司貸款的日子可能不會太久,這將威脅到華爾街的切身利益。

今年4月,高盛公布的2017年第一季度業績令人失望,進一步放大了這些問題。在高盛預期將占據統治地位的債券交易市場,其公布的收入增長(1%),與主要銀行業競爭對手強勁的兩位數增長相比,顯得黯淡無光,令人震驚。這也讓華爾街不禁擔憂:投資者和分析師們紛紛猜測,當其他銀行都在連續的特朗普行情中賺得盆滿缽滿的時候,強大的高盛為什么會犯下如此嚴重的錯誤?到底發生了什么?高盛的股價在3月達到接近每股253美元的歷史最高價,但在6月初跌至約212美元。

不過現在開始唱衰高盛仍然為時尚早。布蘭克費恩領導的高盛在2016年收入377億美元,在今年的《財富》美國500強中排在第78位。利潤為74億美元,年比增長了22%。高盛依舊是全球市場中一股強大的力量。另外,科恩和姆努欽均在特朗普政府中身居要職,另一位高盛人迪娜·鮑威爾擔任特朗普的副國家安全顧問,負責戰略問題,因此,在外界許多人看來,“高盛政府”依舊有效地統治著世界。

但我們有理由質疑,在規模更大的傳統銀行和更靈活的新創企業的雙重包夾之下,高盛是否已經為應對當前華爾街的現實做好了準備。這家因為總是能夠率先預見到下一筆大交易而聞名的銀行,是否依舊具備成功的必要條件?

至少有一位精明的投資者呼吁要在混亂的形勢下保持冷靜,這位投資者目前持有價值25億美元的高盛股份。來自于奧馬哈的伯克希爾-哈撒韋首席執行官沃倫·巴菲特在電子郵件中寫道:“我對預測沒有太大的興趣,但是有一點我幾乎可以百分百確定—不論監管、技術和市場有怎樣的變化,高盛都能夠成功應對。我已經關注了它幾十年的時間。”

這在華爾街引起了巨大的反響。2015年9月,布蘭克費恩宣布他罹患“治愈可能性極高的”淋巴癌的消息后,華爾街出現了一些可以理解的擔憂,人們不僅關心首席執行官本人的健康,也在擔心高盛的未來。高盛是否會有新的領導人?科恩是否會如所有人設想的那樣,接替他的職位?或者高盛的董事會是否會深入挖掘一名更年輕的領導者,就像當年董事會選擇了布蘭克費恩接替保爾森擔任首席執行官,而不是保爾森表面上指定的繼任者約翰·塞恩和約翰·桑頓那樣?這在2016年的大部分時間都是華爾街最熱門的話題。

最近,布蘭克費恩在俯瞰紐約港的41層辦公室里接受了采訪。他表示,在2015年“很長時間里”,他都感覺不是很好,“事后想來”,他給當時出現的癥狀找了各種理由。他開玩笑說:“只要能夠找到理由,我就會搪塞過去。”

例如,他的體重不斷下降。他說道:“但是我一直在努力減肥。我只是以為我的減肥特別成功。”他說,實際上他以為自己偶然發現了一種新的減肥食譜。他開始向其他人傳授經驗。“我開始給別人提供減肥建議,因為我減肥成功了。”

后來他開始咳嗽。他說:“當時是在夏天。我以為我過敏了。”后來出現了疼痛癥狀。他說:“我正在鍛煉。”所以以為只是出現了肌肉酸痛而已。“這些癥狀紛紛出現,然后在我身體里慢慢積累。”他記得與別人一起散步的時候,經常讓他們走慢一點。他說:“他們會說:‘不,勞埃德,是你走得太慢了,而且你這樣子走路已經很長時間了。’事情就是這樣。”他去看醫生,醫生告訴他,如果再過兩周,他可能就再也無法走路了。他的身體里有75顆腫瘤,而且還在不斷地擴大。

他預定在9月16日接受活組織檢查。這種手術通常要在早上進行。但他之前已經答應了要前往曼哈頓中城區的皮埃爾酒店,在《華爾街日報》的活動上講話。當天他在接受《華爾街日報》的記者杰勒德·貝克采訪時,臉色蒼白,面容憔悴,但頭腦還很清醒。他在采訪中回答了許多問題,包括對唐納德·特朗普的支持率不斷上升的看法。作為民主黨人和希拉里·克林頓的長期支持者,布蘭克費恩表示,特朗普的某些言論是“瘋話”,一想到特朗普“會掌控核武按鈕,就讓我心神不寧。” 布蘭克費恩幾乎最早將特朗普與安德魯·杰克遜(美國第7任總統—編注)進行對比,現在特朗普也喜歡這樣比較。[特朗普在橢圓形辦公室里掛了一張杰克遜的肖像。]

醫生拿到活檢結果的時候,布蘭克費恩正在醫院里。他對布蘭克費恩說:“你必須馬上接受化療。”在醫生為他植入PICC導管時,布蘭克費恩把診斷結果告知了高盛的董事會。然后他安排與管理團隊進行通話。在通話的時候,醫生正在進行非常痛苦的骨髓活檢。他說:“我太投入[通話]了,甚至根本沒有注意到。”

之后,高盛發布了一則關于布蘭克費恩病情的聲明,宣布他將接受幾個月的化療,但依舊能夠領導公司,只是時間上會有所減少。在化療期間,他并沒有感到嚴重不適。他回憶稱:“那一周過得非常糟糕。”

他更擔心可能會致命的感染。在結束化療幾天之后,他的白細胞數量下降到接近零。他在辦公室里要隨身攜帶體溫計,因為反復量體溫是迅速確定他是否被感染的最佳方法。他說道:“如果體溫超過38攝氏度,必須要去醫院。”已經基本禿頂的布蘭克費恩,眉毛也掉光了。他說:“可以給你看看我的照片。看起來有些怪異。我就像是冬天快結束時的萊克斯·盧瑟(美國DC漫畫旗下的超級反派,超人的頭號死敵—編注)。”在確診后,有人曾經告訴他,他有很長時間看起來都不太好。他反問他們:“你們為什么不早告訴我呢?”

化療很成功。布蘭克費恩說他的癌癥已經得到緩解。他開玩笑說:“我想我已經沒事了。問題在于,當我確認自己沒事的時候,我卻變老了許多,這又成了我的新問題。所以,就好像在這件事情上我不會有安寧的時候。”

他的眉毛又長了出來。肚腩也開始顯現出來。(在采訪過程中,他喝了一瓶斯圖爾特的甜橙蘇打水,這在曼哈頓可不常見。)他的幽默感還是一如既往地諷刺而又犀利。在談完他的病情之后,他對我說:“對了,你真應該同情我。”

現在可以確定,布蘭克費恩在短期內不會離開高盛,就像摩根大通的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杰米·戴蒙一樣。兩年前成功接受了咽喉癌治療之后,戴蒙的領導地位似乎變得更加穩固。事實上,布蘭克費恩是目前華爾街任職時間最長的現任首席執行官。[在高盛輝煌的歷史上,他的任職時間在所有的領導者當中排在第二位,排在第一位的是商業傳奇西德尼·溫伯格,他領導高盛35年,1969年在任上去世。]

恢復健康、保持專注的布蘭克費恩,似乎決定帶領高盛,度過行業內即將出現的一個重要拐點:經濟增長更強勁,失業率很低,利率依舊很低。假設華盛頓放松監管,華爾街應該迎來繁榮。

不出所料,布蘭克費恩對高盛的未來愿景,并沒有脫離那些讓全世界幾乎所有金融機構都對高盛艷羨不已的業務。他希望高盛能夠成為客戶首選的金融中介機構,尤其是在處理復雜問題的時候。他希望高盛未來仍然是華爾街領先的投資銀行。

他解釋說:“我們是一家咨詢公司,我并不認為提供咨詢已經過時。我們是戰略咨詢公司。我們通過私募股權和資產管理業務,為我們的客戶管理高風險資產。我們還是一家融資公司,而且是一流的融資公司。融資狀況越復雜、越困難,我們就越有可能得到客戶的青睞。”

他相信,未來不僅美國國內將繼續存在對這些復雜融資解決方案的需求,在中國、印度等發展中國家,對高盛服務的需求也將不斷增長。“我們在這些市場都有很好的開局,我很看好未來的前景。”

隨著投資者從主動管理型投資向被動式投資轉移,在服務費方面會面臨越來越大的壓力,但布蘭克費恩對高盛資產管理的發展似乎很滿意。按照高盛的說法,其“受托管理”的資產規模從一年前的1.275萬億美元,增加到了1.375萬億美元。

布蘭克費恩稱,高盛近幾年的問題在于,其業務“依舊與增長相關聯”,而當除中國以外,全世界都陷入了長期經濟放緩時,華爾街卻要忍受“相對嚴厲的”新監管制度執行方式。

布蘭克費恩認為,近幾年許多銀行都減少了承擔風險,因為人們擔心賠錢。或者他們擔心會被指控違反沃爾克規則,或以被禁止的方式使用資本。他說道:“有人會說:‘你不應該承擔這種風險。’有許多層面的因素讓人們變得非常謹慎,非常厭惡風險。”

他說高盛的挑戰是如何用其控制的工具盈利。他想知道:“增長點在哪里?你如何實現更高的增長?”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目前高盛給出的一個答案似乎是向消費者和中小企業提供貸款—這不由讓人回想起19世紀60年代,馬庫斯·戈德曼從華爾街周圍的商人打折收購應收賬款的時代。高盛在2月告訴《華爾街日報》:“我們是一家銀行,就應該像銀行一樣開展業務。”

于是,在148年之后,高盛開始以自己的方式,提供過去大部分時間都在回避的貸款業務。“我們有機會建立利潤更高的貸款業務,因為我們的競爭對手,并不是那些在賬簿里已經持有了2萬億美元貸款的傳統銀行。”他說道。“如果我們有業內最好的貸款業務,并且能夠遞增到1,000億美元的規模,這將給我們目前所做的事情帶來增值效應。但我們不需要這樣做,因為沒有人認為這是我們的核心業務。”

為了實現這個目標,高盛甚至開始向金融科技方向轉變。2016年,高盛推出了新在線零售銀行服務Marcus,向希望通過高盛的小額低成本貸款對高信用卡債務進行再融資的個人發放無額外費用的貸款,最高額度為30,000美元。Marcus以公司創始人的名字命名,前6個月已經發放貸款總計約10億美元。布蘭克費恩認為,由于高盛并沒有傳統的消費者業務或銀行分支,因此可以通過專業技術針對個別需求量身定制產品。他表示,因為這些貸款不需要抵押也不會向投資者出售,所以“我們可以將其設計成定制型產品。”這意味著借款人可以選擇貸款期限、每月還款額以及開始還款的時間。

另外,高盛在鹽湖城的小型商業銀行,也就是高盛美國銀行,突然開始對吸收存款產生了興趣,當然同樣是通過互聯網。為此,該銀行向存款用戶提供了1.05%的利率,這是摩根大通和美國銀行等競爭對手存款利率的4倍甚至更高。高盛的商業銀行現有存款1,250億美元,雖然相比摩根大通的1.4萬億美元顯得微不足道,但與高盛2008年的280億美元相比卻已大幅增加。

如果“試水”消費者借貸效果不錯,布蘭克費恩預計高盛還會進行更多的嘗試。他表示,通過專業技術,“利用數字途徑吸引消費者”是高盛的優勢所在。他說:“假如說消費者經驗是我們的一個短板,那我們的長處就是技術—比如數字平臺、算法交易和風險管理等。”

高盛曾經是華爾街最大的全功能投資銀行,但在經歷過毀滅了貝爾斯登和雷曼兄弟的金融危機之后,如今高盛卻變成了規模最小的一家。其資產負債表中的資產(并非管理的資產)規模約為9,500億美元。美國銀行收購了美林;摩根大通收購了奄奄一息的貝爾斯登,最終將其徹底吞并;富國銀行收購了美聯銀行,這三家公司的資產規模是高盛的近三倍。高盛的主要競爭對手摩根士丹利因為從花旗集團收購了美邦,以及大力發展經紀業務,員工人數達到了100,000人。而高盛并沒有經紀業務,員工僅有大約35,000人。

布蘭克費恩并不準備讓高盛更深入地開發傳統的商業銀行和消費者銀行業務。他說:“高盛不像其他許多公司,我們并沒有那種功能單純的普通銀行業務。我們不會這樣做,否則就會改變公司,我們的規模可能會膨脹到225,000人。我們得設立分支,要有現金管理。那時候的高盛將完全不同。也許它會變得更好,但這并不是我們一直所堅持的或者我們所期望的樣子。在危機中,規模更大,開展多種經營,擁有多元化的產品,是否更好?是的。但那時候我們所管理的將是一家截然不同的公司。公司文化也會發生變化。”

布蘭克費恩也是凡人,所以在一定程度上,他同樣渴望能夠像摩根大通一樣,年年創造250億美元的年凈收入。但他更關注的是高盛的業務組合能夠實現的股權收益率,而不是用絕對金額計算的盈利能力。布蘭克費恩表示,例如在我們過去幾年經歷的低增長環境中,像摩根大通一樣擁有龐大的貸款產品組合,確實能夠保持穩定:“但在大部分時間,事實上是絕大部分的時間里,我們的股權收益始終高于競爭對手。如果我們也開展那些業務,一定會拉低我們的股權收益。所以,這取決于你位于循環周期的哪個部分。”

他哀嘆道,目前高盛的股權收益率為10%,確實低于他的期望,但更接近規模更大的商業銀行應該為投資者實現的股權收益率水平。

布蘭克費恩指出,提高高盛股權收益率的一個方法是,降低對大銀行的資本要求。而且—劇透警告!—他認為目前的資本要求過高。他說:“如果我們經營同一家公司,但資本要求降低25%,我們的股權收益率將提高三分之一。”

過去6年里,華爾街事實上的首席監管員、美聯儲理事丹尼爾·塔魯洛在今年4月離職,讓布蘭克費恩看到了規則調整的希望。在金融危機之后,塔魯洛是主張對銀行施行更加嚴格的資本規定的主要倡議者。華爾街的共識是,不論特朗普總統任命誰來接替塔魯洛,新的人選一定更能理解銀行的立場。

史蒂夫·艾斯曼便堅信這一點。資深投資者艾斯曼是邁克爾·劉易斯的小說《大空頭》中的原型之一,在同名電影中由史蒂夫·卡雷爾飾演的角色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很看好金融股,包括高盛。他認為,在特朗普執政期間,監管機構會“按照不同的曲線”對銀行的安全網進行分級,并且將放寬沃爾克規則。銀行可以回購更多的股份,慢慢承擔更多的風險。他說道:“銀行可以使用更多杠桿,股權收益率也會隨之大幅提高。高盛將從中獲得巨大的收益。”

目前,布蘭克費恩把大部分的精力用于組建新領導團隊。科恩的離職使高盛不得不進行大規模結構調整。該銀行任命了新上任的聯席總裁和聯席首席運營官戴維·所羅門和哈維·施瓦茨接替科恩。格雷格·萊姆考和馬克·納克曼被任命為投資銀行業務的新共同負責人,接替所羅門。R·馬丁·查維斯接替施瓦茨擔任首席財務官。來自于拉丁美洲的查維斯已經公開出柜,并且在胳膊上紋有日語紋身。對他的任命可以看作是高盛與時俱進的標志。

布蘭克費恩稱,他并不認為特朗普選擇科恩、姆努欽和鮑威爾只是因為他們在高盛的工作經歷,但他依舊將這看作是對高盛的贊譽。他說道:“我認為這是對高盛的認可。這讓我感覺很好,因為我和特朗普在這些人身上看到了相同的品質。

布蘭克費恩說,有高盛人在華盛頓任職,實際上會有負面影響,這種說法肯定會讓他的民主黨朋友們翻白眼。他說:“我給杰克·盧(前財政部部長)打電話,要比給史蒂夫·姆努欽打電話簡單得多。我要時刻提醒自己小心謹慎,盡量少打電話。”在金融危機期間,與保爾森打電話聊聊是一回事,而且他當時也確實經常與保爾森通話,但現在,“我要更加敏感,因為人人都會計較得失。”

從管理的角度,失去科恩和鮑威爾“讓有些事情變得更難,也讓有些事情變得更簡單。”他說道。“因為以前每天都有科恩的下屬想要一展身手。我當然不希望[他離開],我跟科恩是好朋友,這里的許多事情都是圍繞著科恩的優勢組織的,比如他擅長什么,他喜歡做什么,以及他建立的長期關系等。現在這一切都要重新調整和更改。”

但布蘭克費恩的主要責任是考慮高盛的未來領導力,他表示隨著科恩的離職,這項任務變得稍微容易了一些。他說道:“你可以讓一個人多留兩年,但你可能會失去一位會多給你10年時間的人。這是一種事后的合理化解釋。”

布蘭克費恩會如何安排自己在高盛的未來?是否可以說,他會繼續留任兩年,付出的代價是犧牲下一位將要領導高盛10年的人?(值得一提的是,華爾街似乎認為,在經過更多年的歷練之后,鮮有人知的前首席財務官哈維·施瓦茨將成為高盛的下一位首席執行官。)

布蘭克費恩告訴我:“不必感到震驚。我不可能一直干下去。從我上任的第一天開始,人們就在對我的繼任者問題設置障礙。雖然成功執行繼任計劃可能是我的職責,而且在合適的情況下,董事會可能就會讓我下臺,但任何人都不應該貿然提前終止自己的工作。所以我在等待他們認為合適的時機。如果有人跟我說我應該離開了,我能夠理解。”

但是現在他還得堅持下去,因為“還沒有人要解雇我。”

事實上,從整體上來說,布蘭克費恩最近一段時間感覺很樂觀。他說,曾經他會用98%的時間擔心概率只有2%的事情,現在他已經變得更加樂觀。“我現在看待事情的態度有所改觀,所以現在我會用99%的時間去擔心概率只有1%的事情。”(財富中文網)

譯者:劉進龍/汪皓

熱讀文章
熱門視頻
掃描二維碼下載財富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