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濤:國企改革成為最大失望
????不出意外,十八屆三中全會公報的措辭較為含糊,而更多的具體措施有待于一周內公布的《決定》全文。我們認為公報傳遞出的要點有:(1)最高決策層希望“全面深化改革”,改革領域涵蓋了經濟、行政和司法等,目標是建立一個現代國家治理體系;(2)國企改革并非重點;(3)經濟體制改革的重點放在了財政、要素價格和市場體系上,也包括社會保障和行政體制改革;(4)通過減少政府在配置資源、行政審批中的作用,并規范和透明預算,腐敗有望得到遏制;(5)“到2020年取得決定性成果”的提法意味著改革具體措施的出臺及落實可能會是一個較慢的過程。最后,正如我們在此前報告中強調的,改革的規劃設計是一回事,實質性進展則是另一回事,而后者才更重要。
有何新意?
????實際上,三中全會討論了全面深化各方面改革,包括經濟體制改革、政府治理和行政體制改革、司法體制改革、國防和軍隊建設等。的確,在當前階段,經濟體制改革需要其他領域改革的配套支持。領導層的改革目標是到2020年建立系統完備、科學規范、運行有效的制度體系,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三中全會決定成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負責改革的總體設計、統籌協調和推進落實。這一小組可能由習總書記親自領導,有助于突破一些可能來自地方政府和部委的改革阻力。這意味著,雖然三中全會公報以及即將公布的會議決定的表述可能與此前的重要文件類似,不過未來幾年可能會比此前取得更多的實質性進展。
????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相比過去20年來使用的“基礎性作用”,這一定位提升了市場機制的重要性。這表明未來可能會有更多的要素價格改革得以推進,包括利率市場化。
????到2020年取得決定性成果。這意味著領導層認為全面深化改革是一個長期且艱巨的過程,我們并不應指望改革在短期內就會取得突破性進展。
經濟領域的重點改革
????財政改革:公報強調了財政改革的重要性,提出要“完善立法、改革稅制、透明預算、明確事權、提高效率”并“建立事權和支出責任相適應的制度”。
????我們預計現行的《預算法》將會較快修訂,屆時將要求各級政府規范預算、披露長期支出需求和融資缺口,允許地方政府直接發債。我們也預計營改增、資源稅和消費稅等稅收改革會繼續推進。不過,考慮到情況的復雜性和艱巨性,財稅改革可能推進緩慢。
????城鎮化相關改革:公報沒有明確提及戶籍改革,而且對土地改革的提法也鮮有新意。“建立城鄉統一的建設用地市場”的措辭在5年前的十七屆三中全會上就已提出。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公報提出要促進“城鄉發展一體化”、“賦予農民更多財產權利”、“推進城鄉要素平等交換和公共資源均衡配置”。
????我們預計政府可能會通過在多地試點而非全國鋪開的方式來推進戶籍和土地改革。推進農村土地確權頒證工作能夠保障農民的土地承包經營權,允許其通過抵押、轉讓等形式流轉土地承包經營權。此外,我們預計政府會加快社會事業改革,如養老和醫療保險,并將更多資源投向農村和小城鎮的教育和基礎設施等。
????行政體制改革。這顯然是一個關鍵的改革領域,公報中有多處相關表述,包括“轉變政府職能”、“清除市場壁壘”、“依法治國”、“用制度管權管事管人”、“建設法治政府和服務型政府”等。
????我們預計,政府將進一步簡政放權、減少審批和各種行政規章。這應當有助于推動服務業和小微企業發展。
????金融領域改革。公報中對金融領域改革用詞頗少,僅提及要“完善金融市場體系”,市場可能會對此感到失望。不過,這一簡單表述可能意味著推進包括債券市場在內的資本市場建設。盡管如此,我們認為金融領域改革將還會包括利率市場化(“完善主要由市場決定價格的機制”)和資本賬戶開放(“促進國際國內要素有序自由流動、資源高效配置、市場深度融合”)等。
最大的失望
????國企改革。正如我們預期的、且與近期市場的熱情相反,國企改革看上去并沒有被三中全會視為一個首要任務。公報延續了過去10多年來的相同表述,重申堅持公有制經濟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根基和國有經濟的主導作用,這會令市場失望。不過,公報的確也指出非公有制經濟也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基礎”,這表明未來幾年可能會推動相關改革以減少對私營經濟的歧視和不平等待遇。
????作者汪濤為瑞銀集團特約首席經濟學家